图为唐山筠诚牧业养殖的安荷杂F1代肉牛。刘唯清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韩志红)“安荷杂F1代牛肉纤维紧密,肉汁丰富,口感细腻,仔细品尝还有一股奶香味,可以作为很棒的烹饪食材。”日前,在河北省饭店餐饮业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滦南县扒齿港镇展出的唐山筠诚牧业养殖的安荷杂F1代的牛肉博得参会厨师长们好评,相关酒店也纷纷与该公司洽谈合作意向。
滦南县扒齿港镇是奶牛大镇。多年来,该镇大力推行和引导奶牛养殖业,使其成为村民们实现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柱。为适应市场需求,扒齿港镇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养殖户转换新赛道,构建奶牛向肉牛养殖转型升级新模式,并推出对“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给予贴息资金扶持政策,助力农民创业增收。同时,结合温氏股份有限公司的养殖规划,接盘养殖场,对接黑牛养殖及屠宰、冷链、销售的链条延伸,现已完成注册健牧商贸公司及健牧牌商标,对接唐山市商务局及唐山市餐饮协会,打开唐山黑牛销售市场。
形成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唐山地处北纬38°,气候适宜,地势平坦,玉米全株、秸秆丰富,质量好且价格较低,小麦秸秆、稻草、花生秧等原料和附属产品同样性价比高。该镇的青贮玉米可以为奶牛提供优质的“口粮”,同时牧场牛粪还可以以粪肥的方式灌溉农田,从而实现饲草资源本地化、种养一体化和粪污还田化,降低养殖成本。目前,当地通过“规模养殖+有机种植”,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发展路径。
图为唐山筠诚牧业养殖的安荷杂F1代肉牛。刘唯清摄
推动“扒齿港肉牛”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该镇以肉牛繁育、养殖、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为支点,不断深挖肉牛产业附加值,重点培育和支持发展肉牛屠宰、精深加工等民间企业,补齐短板,全面实现肉牛业务规模化、现代化,打造扒齿港镇肉牛产业新名片。
借助滦南县现有两家屠宰场,完成屠宰加工产业链延伸,并与环保、审批等单位研究屠宰项目落地。实现了从肉牛繁育到养殖,从屠宰到销售,形成产业链条闭环。除了肉牛养殖和牛肉生产每个环节精细化管理外,牧场还与检测机构、屠宰场建立紧密合作,对肉牛品质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强化科技保障。探索建立人才“指导员+服务员”制度,围绕养殖企业技术短板,帮助企业联系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大、唐山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增强了养殖产业竞争力;加强对“凤凰英才”政策及“滦南八条”等政策措施的宣传推广,先后召开14次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1665份,覆盖3000余人,引进对口畜牧专业高校毕业生501人。
促进企农融合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种养结合“公司+专业户”肉牛饲养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以唐山筠诚牧业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提供精饲料、兽医服务、牧草种植、收割、青贮管理,肉牛回收销售保障合作专业户合理收益,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与农民经济收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初步测算,专业户饲养每头架子牛,可获收益2500元左右。按每户饲养100头牛计,合作专业户每年经济收益25万元左右。
以点带面撬动乡村全面振兴。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从一个养牛场,到一个村,再到一个镇,扒齿港镇将继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发挥唐山筠诚牧业有限公司示范带动作用,围绕肉牛养殖产业打造一系列产业链条,鼓励全镇推进肉牛养殖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养殖型向科学饲养型转变,实现全镇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