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讯 (记者 王絮冬)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12472件,审执结108534件;在全省率先试水“生态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审理,打造了“冀承山水”环资审判品牌;一法庭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一党建创新案例在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交流推介……2024年,承德市两级法院服务大局,公正司法,高效审理每一起案件,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动创稳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承德中院积极助力平安承德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开展打击缅北回流人员电诈案件专项行动,依法严惩涉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审结各类刑事案件5075件,判处罪犯5489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中专项执行,全力攻坚执行涉企合同和“小标的”终本案件,执行到位金额968万元。同时,该院牵头与检察、公安等部门共建2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打造了“紫塞知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完成了全省首家“法院+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构双向派驻,依法化解“中石化”等知名品牌商标系列侵权案。该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出清”功能,共审结破产案件47件,盘活企业资产2.23亿元;开发“破产企业信息查询平台”,获评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承德县法院1件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公正审判守护民生福祉。承德中院持续关注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与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专项行动,调解率同比提高6.83%,劳动争议案件同比下降6.76%。该院积极与承德市妇联共建“维权关爱典型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站”,强化对“老弱妇幼”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2024年,承德两级法院依法审结各类民生案件58018件。该市法院系统积极打造“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让数据“加速”、让群众“减负”,承德县法院城关法庭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为提升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效能,承德中院坚持护航绿美生态,审结涉环资刑事案件98件,追缴违法所得714.1万元,并召开滦河源和京津冀燕山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会议,与5地20余家法院共建一体化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启用“生态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审理,打造了“冀承山水”环资审判品牌。
依法履职强化司法效能。承德法院系统依托“庭所联建”机制,扩大解纷“朋友圈”,联合化解矛盾纠纷4825件,助力创建无诉讼村427个,推进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诉前委派成功调解38534件,3篇案例入选全省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优秀案例。同时,承德中院打造了“一县(市、区)一品”司法建议品牌,发出各类司法建议177篇,反馈率100%;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构建职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管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运行机制,让管理提效,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体检表”作用,常态化开展数控会商、判后答疑工作,让案件提质,全市法院平均结案时间50.15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07%。为全力破解执行难题,承德中院组织实施指定执行、提级执行和交叉集中执行,执结案件41162件,执行到位金额45.35亿元。此外,该院深入开展执行案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用足用好联合信用惩戒,构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格局。
抓实建强高素质法院铁军。承德中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岗位实践交流”特色宣讲活动,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党建创新案例“紫塞法苑宣讲社”受邀在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交流推介,1个党建创新案例获评最高法“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并荣获“全国首届机关党建品牌”培育品牌。为提升干警司法能力和水平,该院全面开展“司法能力提升年”行动,与河北大学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打造“2+22”院校合作学术品牌,提升了干警调研能力和水平,全市法院330余项调研成果在全国、全省获奖,实现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