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十大领域!
2025-02-21 15:34河北日报客户端4861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产业急需导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
1. 种质资源保护与基因挖掘:精准鉴定种质资源,发掘关键性状基因,解析遗传机理。
2. 育种技术创新:开发自主基因编辑工具、全基因组选择与智能设计技术。
3. 高产优质品种培育: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及耐盐碱作物、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等品种研发。
4. 畜禽水产新品种创制:培育高效抗病生猪、牛羊、家禽品种,开发水产单性育种与集约化养殖新品种。
5. 智慧育种装备:智能化种质储存、表型数据分析及智慧育种系统研发。
1. 土壤障碍治理:研究土壤侵蚀、酸化、盐碱化等退化机理,开发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改造技术。
2. 污染防控与修复:研发残膜/污染物消减技术、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
3. 新型肥药与装备:开发功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及精准施肥装备。
4. 数字化监测体系:构建土壤快检技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及耕地健康预警系统。
1. 智能农机核心技术:研发人工智能模型、农业传感器、卫星网联技术及关键零部件。
2. 高端智能装备:大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新能源农机、精准施药/收获装备。
3. 区域适用农机:丘陵山地专用拖拉机、黏重土壤播栽装备、热带作物生产机械。
4. 自动化设施装备:智能温室机器人、果蔬采摘机器人、畜禽水产智能养殖装备。
1. 灾变机制研究:解析病虫害演替规律及植物—微生物—害虫互作机制。
2. 智能监测预警:开发大区域、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3. 绿色防控技术:升级生物防治、植物免疫技术,创制RNA农药、信息素诱控剂。
4. 智慧植保装备:研发病虫害智能识别、精准施药装置及全程防控综合体系。
1. 病原机制研究:揭示疫病传播规律、耐药性机制及病原—宿主互作机理。
2. 智能监测与预警:应用组学与AI技术开发疫病风险评估系统。
3. 疫苗与药物创新:研发基因标记疫苗、mRNA疫苗及新型兽药/中兽药。
4. 综合防控体系:集成监测、检疫、免疫等技术,推进重大疫病净化示范。
1. 作物高产机制:解析产量—资源协同调控途径,突破精准栽培与智慧管理技术。
2. 绿色投入品创制:开发新型肥料、节水抗旱产品及低碳养殖技术。
3. 饲料资源利用:攻克非粮饲料高值化技术,构建“粮—饲”联产模式。
4. 集约化生产模式:建立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高效技术体系。
1. 污染减排技术:开发面源污染阻控、秸秆/粪肥循环利用技术。
2. 生态系统管理:评估渔业/草原承载能力,研发生态增养殖与可持续捕捞技术。
3. 碳汇能力提升:构建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推动农业增产增汇减排。
1. 品质精准调控:研究农产品加工适应性及营养健康因子作用机理。
2. 智能保鲜储运:开发减损保质技术、多维全组分加工技术。
3. 新型食品开发:集成微生物组学与智能制造技术,创制功能化食品。
4. 智能装备升级:研发食品工业机器人、绿色化加工成套装备。
1. 风险监测与评估:靶向筛查新型污染物,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2. 营养功能挖掘:识别功能性成分,优化特定人群膳食方案。
3. 智能检测技术:开发在线分级、真伪鉴别及溯源一体化系统。
1. 特色产业升级:突破“土特产”全链条技术,推动品种选育与精深加工。
2. 人居环境整治:研发垃圾/污水处理技术,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3. 低碳乡村建设:开发本土化低碳改造设计、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4. 数字乡村治理:集成乡村文旅、产业链数字化技术,助力信息共享。
17401232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