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六旬老太送来一锅热包子

“刚才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自称是三街的居民,给你送了一袋包子,还留了一张便条。”2月13日,记者来到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采访执行法官吴玉超时,门卫老刘打电话对他说。

吴玉超赶到门卫室,看到桌子上放着一袋包子和一张便条,便条上这样写道:吴法官,我给你和孩子蒸了一锅包子,放在你单位门卫室了。你为了我的案子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没抽过我一根烟。那天你给我送执行款时,我看见你的孩子在车上啃凉馒头,心里真不是滋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没有营养。

拿着热乎乎的包子回到办公室后,吴玉超向记者讲述了这位姓吴的老太太的事儿。

2020年9月,吴老太太将通过摊煎饼辛苦挣来的3.5万元从银行取出来,本想给失业在家的儿子买辆二手车跑出租,可此时邻村曾与她一同卖过煎饼的李某找到她,称前两天发生车祸,将他人车辆撞坏需要赔钱,想借款4万元,并保证一个月就还清。善良的吴老太太碍于情面,就将自己还没捂热的3.5万元借给了李某。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李某却迟迟没有偿还借款的意思。吴老太太就给李某打电话催要借款,可李某电话始终处于停机状态。“李某的丈夫因为赌博借了不少钱,现在全家人都外出躲债去了。”吴老太太找到李某家讨要借款时,从周围村民那儿得到了这个让她震惊且无法接受的消息。

万般无奈之下,2021年11月19日,吴老太太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2022年3月,孟村法院作出判决,李某十日内偿还吴老太太借款3.5万元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未主动履行义务。3个月后,吴老太太向孟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论多难,我都要把这笔钱帮你要回来。”吴玉超接手案件后,面对吴老太太那期盼的目光、苍老的面孔和满是老茧的双手,下决心一定要把吴老太太的钱给执行回来。

“当时,李某的丈夫因为赌博欠了不少钱,家中值钱的东西已被其他债权人搬空了,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且李某本人也随同丈夫外出躲债,下落不明。” 吴玉超说,一系列的执行难题摆在他的面前。

吴玉超心想,从李某和其丈夫的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入手做工作,也许对案件能有所帮助。出乎预料的是,所有的亲戚朋友一听说是要帮李某和其丈夫还债,都拒绝了,均称二人还借着他们的钱没还,没有钱替二人还债。

“说实在的,这个案子给我的压力很大。”吴玉超说,自打执行立案后,吴老太太三天一个电话、五天来一趟法院,不停地催促。

简单地就案论案肯定行不通,吴玉超就继续从案件的外围入手,反复找李某和其丈夫所在地基层组织负责人和李某的弟弟做工作,并与李某丈夫的哥哥取得联系,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吴玉超还用手机拍摄了吴老太太因此事卧病在床的视频给李某夫妇的亲属看,希望他们能够督促李某自动履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吴玉超不辞辛劳地做工作,李某的弟弟最终表示愿意替李某偿还吴老太太的借款3.5万元,并将执行款交到吴玉超手中。由于当时已是中午,吴玉超匆忙从学校接上放学的孩子,马不停蹄地开车赶到吴老太太家,将执行款及时交付给吴老太太。

“作为一名法官,为老百姓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也是我的荣耀。只有帮老百姓把钱要回来,才感觉自己对得起法官这两个字。”随后,吴玉超通过吴老太太所在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将200元“包子钱”转交给了吴老太太。(河北法治报记者 于海宁


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