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教育


教育新观察丨找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切入点

科研与教学是大学的两大职能。如何找准科教融合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做到互补互融、教研相长,是每位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

没有融入科研意识、科研实践、科研方法的教学,课堂效果可能很好,但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与教学融合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取得1+1>2的效果。

科教融合的核心在于如何将教师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和学科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领域,提升认知能力,增强创新能力。

如何找准切入点,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从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科研能力培养入手,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教师讲授—专题布置—学生探究—师生研讨—课程论文”五步推进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要着重开拓学生视野。比如在河北大学的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财政理论与政策》和省级精品课《国家税收》教学中,纳入最新的科研成果,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等角度讲解财政税收,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宽视野、系统性认识财政税收。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增强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激发科研活力和创造性。

科研平台在凝聚科研力量、整合科研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科研平台成为科教融合的关键突破口。

首先是科研兴趣的唤起。发挥科研平台的优势,吸收学生参与到科研团队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渗透进学生的思维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

其次是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平台承担的各类研究课题,需要学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数据,这些工作能够锻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最后是科研实践的参与。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平台已有的科研课题,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后,可以独立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和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为他们毕业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教融合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将科研方法、科研理念、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毕业论文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互动、教学科研相长。(宋凤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