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教育


孩子们的“动”感寒假

2月12日,石家庄市北附学校开展第二届“创意灯笼秀,趣猜灯谜会”活动。图为学生正在猜灯谜。石家庄市北附学校供图

随着各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2025年的寒假也画上句号。

这个寒假,学生们有的穿梭于博物馆,探寻文化脉络;有的亲手制作美食,体会劳动带来的充实与满足;有的体验家乡民俗,品味春节文化……为了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我省各地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用多彩活动点亮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注重探究体验

寒假作业推陈出新

“快看,我擀的饺子皮圆不圆……”除夕夜,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冯之勉,用擀面杖将一个个小面团擀成了饺子皮。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将调制好的肉馅放在上面,学着奶奶的动作,把饺子皮对折捏到一起。

一番周折后,一个饺子在他手里终于“诞生”了。

寒假是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时机。春节前,冯之勉的同班同学刘瀚淳则在家人的指导下,用红纸剪出了一幅带有蝴蝶和花朵的窗花。红彤彤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让家里瞬间年味十足。

包饺子、剪窗花等不仅仅是寒假里的生活体验,也是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在寒假作业设计上别出心裁,设计了健康蛇、运动蛇、节庆蛇、能干蛇、镜头蛇、劳动蛇、聪明蛇等“七小灵蛇”的主题作业。

“以往布置寒假作业,各学科老师围绕自己的学科展开,比较单调。今年我们尝试布置项目式作业,通过体验不同的主题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副校长贾烨表示。

所谓项目式作业,就是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完成综合性任务的全过程,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中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式作业打通了课本与生活的壁垒,将科学安排时间、启迪智慧、倡导运动、感受年俗文化等内容贯穿其中,将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五育并举。”贾烨说。

据了解,开学之后,东风西路小学还将对寒假特色作业进行评选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推动校园艺术文化蓬勃发展。

在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跨学科思维,要求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各校的寒假作业也体现了这一要求。

邢台市龙泉小学给学生布置了小科学家论坛,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探索和讲解。

该校六年级学生王梓骁选择的主题是《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纠缠?在哪些领域有应用?为了完成这项科学作业,王梓骁多方查阅资料。

“寒假科学作业,培养了我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让我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王梓骁说。

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不打烊”

“跳吧,儿子,勇敢点,爸爸接着你……”寒假期间,邢台市马路街小学一年级学生王赫嘉就和爸爸王瑜钊一起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起上场”首届亲子斯巴达障碍赛。

这次比赛共设置波速逐胜、鲲鹏之跃、勇闯独木桥、携手同行、飞檐走壁、飞跃巅峰等12个障碍,有些关卡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则需要家长和学生协作完成。

在勇攀高峰环节,王赫嘉面对近2米高的障碍物,最初有些胆怯,在爸爸的鼓励下,他鼓足勇气一跃而下,顺利完成挑战。

“通过这次活动才发现,孩子的勇气和毅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提醒我,陪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瑜钊说。

寒假怎样规划才能让孩子们动起来?

“如果家长缺乏运动习惯,就很难带出爱运动的孩子。”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副校长刘杰说。

为此,学校在寒假期间创新性地开展了“一起上场”系列体育赛事,以体育为桥梁,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让体育不仅成为孩子的成长基石,也成为家庭幸福的纽带。

1月22日,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学生、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一起上场”第二届冰雪运动会。邢台市马路街小学供图

亲子斯巴达障碍赛只是其中一场。随后,学校还举办了“一起上场”第二届冰雪运动会,设计了短道速滑、冰壶和趣味亲子毛毛虫三大项目,既有竞技性,又融入了互动与趣味性,吸引了120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

“亲子运动会,让运动成为亲子互动的纽带,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刘杰表示。

刘杰介绍,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举办亲子欢乐跑、趣味运动会等赛事,并将“一起上场”打造成学校育人品牌,让体育成为家校共育的载体。

不仅是马路街小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运动习惯,我省各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布置了寒假体育作业。

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要求初二学生进行跳绳打卡,督促学生假期多运动。

该校初二学生杨果把假期进行了系统规划,每天除了跳绳,还给自己安排了篮球、羽毛球等多项运动。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基本在2小时以上,这个寒假我的跳绳从每分钟160个增长到了180个左右。”提到寒假的收获,杨果说。

开学后,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还将对学生的跳绳次数、打卡完成度以及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完成度高、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表扬。

开展社会实践

拓展学术成长

2月8日,邯郸市复兴区复兴小学13位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曹雅然的带领下,来到邯郸道和丛台公园,开启一场文化主题研学之旅。

“回车巷相传是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之处。”复兴小学四年级红领巾讲解员边钰涵跟同学们讲解。

在回车巷驻足凝望,队员们仿佛听到了当年蔺相如回车让路的马蹄声。

“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读过,这次参观,那些历史人物好像一下子活了过来,我对成语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参加这次研学的学生李梦泽说。

“寒假游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家乡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美的种子。”邯郸市复兴区复兴小学副校长杨娜表示。

寒假不仅是休息放松的美好时光,也是孩子们成长与进步的契机。

为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寒假期间,唐山市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四(2)中队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带领下走进唐山科技馆。

在“探索之光”展厅,队员们欣赏到了神奇的电磁感应以及光的折射与反射;在互动体验区,队员们参与到模拟太空虚拟飞行、蛟龙下海探秘寻宝等项目中。

“寒假期间,我们充分利用校外科普研学基地的教育支撑作用开展科普游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校大队辅导员李佳说。

春节申遗成功后,非遗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寒假里,邱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学生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在邱县历史博物馆,孩子们欣赏到了皮影剧《完璧归赵》,灵动的人物动作伴随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在场的学生。

皮影表演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拉近了他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

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2月12日,石家庄市北附学校开展第二届“创意灯笼秀,趣猜灯谜会”,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进校园,挂灯笼、赏灯笼、猜灯谜。玉兔揽月灯、诗词折扇灯等各种花灯造型惊艳,一排排精巧的灯谜随风轻摆,校园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各式各样的实践作业丰富了孩子的经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我们家庭的幸福感。”该校学生家长王磊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