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燕赵新青年·青年时评丨这些青年人假期的“打开方式”,真暖!

人间烟火色,最是春节时。

春节假期,万家团圆之时,记者行走河北各地,在街道社区、交通枢纽、景区场馆,总可以看到“志愿红”的温暖身影。其中,不乏一张张青春面孔。

“一小”连着“朝阳”,“一老”连着“夕阳”,“一老一小”是青年志愿者走访关爱的重点。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在定兴县姚村镇西马家庄村广场,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为500多位老人送上祝福。

这边,切菜、擀皮,为老人包饺子。那边,锣鼓喧天,高跷、舞狮、秧歌等节目轮番上场。年轻人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饺子、唠家常、看演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征集微心愿,在这个冬天,不少困境儿童收获了最贴心的新年礼物;开办公益托管班,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充实有趣……

护航春运,情满旅途。连日来,在车站、机场、公交站,有的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指引服务,还有的积极参与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让游子回家的路更便捷、更平安。

看花灯、赏非遗、逛市集、品美食……今年我省以“冬游河北过大年”为主题,创新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春节假期河北接待游客数量居全国第7位。

面对巨大客流,对于坚守在景区场馆的志愿者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在正定,处处可见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在隆兴寺景区入口处,大学生志愿者任子毅为游客指引入园路线;在荣国府景区,身着红马甲的曹荣畅手持《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为江苏游客讲解“元妃省亲”……他们的微笑与热情,让游客们感受到古城的文化底蕴,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其实,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不仅在春节期间得以彰显,更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队伍,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助老、助残、应急救援等不同领域,在倾情奉献中彰显青春担当。

青年人往往希望自己能引领社会风尚,志愿服务则是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那么,不妨把志愿服务作为假期生活的“打开方式”,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融入日常、化为经常。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必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刘荣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