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河北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我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青春力量,为这个冬天“加温”

今年1月,团定州市委开办寒假公益托管班,组织20余名返乡大学生、教师志愿者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图为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给学生上课。团定州市委供图

在车站机场、街道社区、景区景点,这个冬天,你遇到“红马甲”了吗?

去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敬老慰问、助学解困、春运护航、义诊培训等各类志愿服务中,呵护“一老一小”,助力春运出行,为青少年群体送去关爱帮扶。

广大青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这个寒冬。

助老不止步 暖心守护“银发族”

坐在院里的板凳上,70岁的路奶奶拽拽衣角,挺了挺背。

“奶奶,头往左转一点,笑一笑,1、2、3!”按动快门,志愿者刘雅琪为她拍下一张肖像照。

深入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团邯郸市委日前发起“我为老人拍张照”公益活动,动员32名大学生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春节前后在各自服务地为结对帮扶的老人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在鸡泽县南庄村,1月23日上午,刘雅琪带着米、油、水果等年货来到路奶奶家,唠家常、聊往事,又在院里拍起照片。

“好些年没照过相了,拍得真好,谢谢了!”照片当场打印,装入相框,路奶奶乐呵呵地接过“成品”,看了又看。

老人开心,刘雅琪也不自觉地跟着笑起来。“我们得常来回访,多交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让他们感到温暖关爱。”刘雅琪说。

“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是团省委打造的爱老敬老志愿服务品牌,重点围绕高龄、残疾、空巢等老年人群体实际需要,组织志愿者进行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科普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参与志愿者272.6万余人次。

“今年1月,全省开展了第64次集中服务活动。”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团组织在元旦、腊八、春节等节点,组织开展了331场敬老助老志愿活动。

“大娘,过年呢,咱们一起包顿饺子,热闹热闹。”1月31日,志愿者马思思和2名队友来到邢台市任泽区穆家口村,看望独居老人孟庆格。

和面、擀皮、调馅……大家分工明确,孟庆格饶有兴致地教大家怎样包出漂亮的饺子褶。

最近1个月,团邢台市委集中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义诊、文艺表演等10余项志愿服务,组织活动87场次。爱老助老不止步,各地敬老活动丰富多样,温暖着老人心。

在怀来县,8名青年志愿者走进鹰窝沟村,为困难老人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团秦皇岛市委联合海港医疗集团30余名医护人员,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大森店村开展送医送诊活动;团衡水市委组织10余名志愿者来到人民西路电厂生活区,为老人们详细讲解冬季保健知识,组织趣味游戏,发放防走失手环……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团组织会继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活动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帮助更多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

点亮微心愿 呵护青少年向阳成长

触摸,是亮亮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由于先天视力障碍,亮亮触摸盲文学知识,触摸桌椅和墙壁了解空间环境,而触摸竹笛,对亮亮来说是种治愈。

“在音乐课上接触到竹笛,我喜欢用它吹出好听的旋律。”去年12月底,团沧州市委向沧州市特教学校的学生们征集微心愿,亮亮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他练竹笛半年多了,一直想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笛子。

一双新鞋、一件新衣、一个画板……像亮亮一样,116名学生许下微心愿。很快,爱心企业家、志愿者们纷纷认领,春节前,一份份礼物送到他们手中。

拿到自己的竹笛,亮亮马上吹起一段欢快的《春节序曲》。“我有好多曲子想学呢,谢谢叔叔阿姨送我新竹笛!”亮亮开心地说。

“每一个微心愿背后,都是一个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沧州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起,他们每年在全市发起“圆梦小小心愿”活动,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认领,完成困境儿童、残障儿童心愿清单。

呵护残障儿童成长发展,在我省,这些关爱残障儿童及家庭的志愿服务,还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小橘灯”。

2023年7月,团省委启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动员全省团员青年、社会爱心组织、大中专院校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组织对组织等帮扶方式,提供精准、专业、暖心的服务。

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连日来,团阜平县委组织志愿者为25名残障儿童送去棉衣;石家庄市青基会向正定县特教学校捐赠书籍、文具、体育器材;团行唐县委带领志愿者到聋儿语言康复中心,陪孩子们翻阅图书,耐心讲解书中图文。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橘灯”项目实施以来,6.2万人次志愿者开展生活帮助、残健融合、爱心捐助、宣传引导、教育支持、心理疏导等9类关爱服务4400余场,累计服务29.38万小时。

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

在寒冷的冬季,团乐亭县委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辖区8名贫困学子送去8000元助学金、慰问品;团望都县委联合公安部门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邀请专家讲授交通安全、防网络诈骗等知识,提高青少年自护意识能力;筑牢青少年心理防线,团廊坊市委启动“心沐阳光”公益行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心理沙盘体验游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

寒假期间,“谁来带娃”“怎么带好娃”让不少家长犯愁。今年,各地公益托管班陆续开班。

托起快乐寒假,在定州,团市委开办寒假公益托管班,组织20余名返乡大学生、教师志愿者进行假期作业辅导,开设书法、手工、音乐、美术等兴趣课程;团博野县委开展“传承传统文化 感悟中国新年”主题托管活动,孩子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度过一个有收获的假期。

释放青春能量 与一座城“双向奔赴”

1月28日,石家庄站东广场人来人往。信息服务台内、地铁售票机旁,10多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有序忙碌着。

13时,两名提着箱子的听障旅客,急切地用手机打字,向志愿者求助。由于对站内环境不熟,加上存在沟通障碍,他们迟迟找不到前来接站的车辆。

“别急,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带着您两位过去。”志愿者吴泉宝在手机上打出这行字,又与接站司机确定位置,把旅客送到了地面接站点。

“能帮到旅客,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我就觉得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吴泉宝说。

连日来,青年志愿者在各地团组织的号召下,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用热情守护喜庆年味儿。

“丛台是邯郸的象征,又叫武灵丛台。”1月25日,在邯郸丛台公园,大学生志愿者李玉玲热情地向外地游客介绍邯郸历史。

根据不同观众,李玉玲还能自如切换不同的解说版本。有一次,她接待了七八个小朋友,在讲解“负荆请罪”的典故时,看到小朋友们听得满脸疑惑,她就将讲解简化成一个将军勇于承认错误、有错就改的故事。

“看着小朋友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李玉玲告诉记者,在和游客的互动中,能收获不少感动和美好。

这个冬天,青年志愿服务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而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也感受到一座城的“温度”。

回应青年关切,团保定市委开展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新春交流活动,邀请专业讲师介绍电商市场运营知识。在衡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了快递从业青年服务月健康义诊活动。

1月18日上午9时,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医护人员刚“出摊”,就被快递小哥们团团围住。量血压、测血糖……医生针对他们作息不规律的职业特点,从日常饮食、冬季多发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最近总觉得胸口闷,一直想去医院检查,但工作太忙就耽搁了,这次活动让我们在工作间隙就能享受医疗服务,真是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一位快递小哥说。

风起寒来,温暖常在。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指导各级团组织规范管理、拓展服务、提升成效,擦亮志愿服务“青”字招牌,用心做好志愿服务,同时,大力实施青年民生实事项目,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 王璐丹)

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