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向“药玻之都”加速奔跑

2月3日,魏县经济开发区中建材凯盛君恒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检验下线的玻璃管成品。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

2月3日,立春时节,当人们还在享受惬意假期之时,位于魏县经济开发区的中建材凯盛君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君恒公司”)生产车间已一派繁忙。

中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上,机械臂上下飞舞,一根根洁净透明玻璃管自动截取后,工人检验装箱,等待二次检验入库。

“玻璃管熔化过程中,玻璃厚度不均时,管壁可能产生气泡,一旦出现结瘤,会判定为废品,设置两道人工检验环节,就是严把质量关。”凯盛君恒公司副总工程师戴季初向记者介绍,玻璃熔化温度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温度不足玻璃难以熔化,温度过高会导致硼元素挥发,废品率上升。

为稳定熔化工艺,去年,该企业计划建设一条药玻天然气专线。相关部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立即向企业派驻服务专员,仅用时十余天时间便完成了管线铺设。

“新专线启用效果显著,彻底解决了天然气稳定性不够的问题。”戴季初说,目前,公司4座窑炉产品合格率稳步提升,已达到70%以上。“公司药玻产品去年产量达1.5万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70%。”戴季初说。

一根玻璃管“含金量”有多高?自2016年凯盛君恒公司落户魏县以来,药用玻璃系列产品已获得40余项专利,并摘得“中国建材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荣誉。“仅去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达1372万元,新申请专利24件。”戴季初说。

魏县县委书记苏雷芳介绍,去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突破年”效果明显,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8个。“今年将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服务措施,支持凯盛君恒公司加强与国药集团等制药企业对接,开工建设新项目,向‘药玻之都’加速奔跑。”苏雷芳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