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可玩可看的地方有很多。笔者探访了两个地方——正定古城内外张灯结彩,游人如织,节日氛围浓厚;河北博物院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两个地方给人的共同印象,就是通过科学管理和引导,确保现场文明有序。
正定灯会采用单向通行措施,游客按照指定路线参观,避免出现人流对冲的现象。入口处,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分工协作,引导游客有序排队。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也为维持良好公共秩序提供了保障。
在河北博物院,感受到的则是文明参观的氛围。在“一色万象——白瓷艺术展”展厅内,游客自觉排队、安静聆听讲解,拍照时互相礼让。这种文明的行为,不仅体现了游客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也让参观体验更加顺畅。
春节期间密集的人流与活动考验着公共秩序管理,但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游客参与,公众的规则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也在得到强化。
当然,春节期间各种文化活动所带来的,还有对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让春节成为一次文明的实践。
有的通过沉浸式体验庙会、灯会、非遗手工艺展示等,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容性等特性,增强文化认同感。
有的年轻人通过汉服拜年、国潮文创产品等形式,以创新方式参与春节,自豪感满满。
有的则选择电子鞭炮、低碳出行等环保方式,既保留节日氛围,又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团圆、关爱、家风、礼仪……春节所蕴含的内容,丰富而厚重。这就是文化的浸润,塑造着我们,推动着社会向善、向美。(文/王晶晶)
图片由AI生成。河北日报见习记者王晶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