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干警前往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11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回访帮教,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改造情况,解答减刑、假释等法律政策疑问,为他们点亮回归社会的希望。
图为2024年12月12日,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与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联合共建“雄法尖尖角”法治角。(资料图片)
回访帮教是石家庄中院为失足少年开展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也是河北法院“一案两卷”机制中的一项措施。
2024年12月10日,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审判暨“一案两卷”工作推进会。“一案两卷”,即在审判案卷之外,单独设立“保护预防卷”,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回访帮扶等工作,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针对性地开展延伸帮教、线索移送、司法建议制发等举措,惩防并举,从而加强对未成年人全面保护。
全省法院共同搭建护“未”平台,以省法院“青青葵”品牌为统领,各市打造“一院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目前已形成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雄法尖尖角”、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冀承未来”、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张法童行”等品牌。
2024年,河北法院在实现全省高中两级法院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三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的基础上,明确全省少年法庭“三审合一”的职能定位,规范受案范围,实现上下归口、统一管理。
河北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建立涉未性侵犯罪“一站式”取证中心,落实特殊、优先保护原则;针对涉未成年人补偿安置、身份资格认定等行政案件,强化府院联动,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针对家事案件中变更子女抚养权、行使探望权等执行难点问题,加强审执衔接、协作配合,以实现案结事了。一年来,全省法院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500余份。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张某诉李某、刘某监护权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40批指导性案例。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爱。为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我省法院全面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多部门制发涉未综合保护若干措施、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等文件,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全省法院着力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建设“人民陪审员库”“心理咨询师库”“司法社工库”“理论专家库”。(史风琴 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