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突破10.1亿。其中,元旦档、春节档票房均刷新档期历史纪录。走进影院,享受一场视听盛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假日选择。
而想要获得体验感良好的观影经历,安静整洁的环境必不可少。
影片刚开始,黑暗中,迟到的观众亮着手机从眼前走过;正看到精彩处,一声刺耳的手机铃声在耳边响起……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种种不文明行为,让观影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对于每一位观众而言,遵循基本的观影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提升自身观影乐趣的关键。这些规则就如同一部影片的背景音乐,悄然无声却又环环相扣。
首先,观影环境的维护对于提升观影的整体氛围至关重要。影院内规定,禁止吸烟、录像或拍摄,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人专注于银幕前的故事。
“屏摄”有可能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不停闪烁的手机闪光灯,还会对屏幕色彩形成冲击,直接影响周围观众的观感。而且,这一行为可能会侵犯相关法律法规。
观影时,还有些观众喜欢交头接耳、讨论剧情,这样很容易对别人独立欣赏和思考造成影响。保持安静,才能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与情感。正如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叙事,观众的反应也应是多样的、个性的。
还有不少人看电影时喜欢带零食。不要携带瓜子、果壳类零食以及炸鸡等食物入场,既是礼貌,也能避免打扰邻座的朋友。想象一下,当你全神贯注于剧情发展时,突然传来嗑瓜子声或浓烈的油炸味,只会让人心生不快。
影院是公共场所,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营造良好观影体验、杜绝不文明行为,需要大家多些自觉,也需要影院加强引导和管理。影院里除了设置文明观影提示牌和公告,还可以适当增加人手,及时制止各类不文明行为发生。
身处快节奏的生活中,影院作为一种文化空间,理应成为我们释放压力、共享美好生活的场所。希望影迷们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档,以及未来每一次观影中,珍视和爱护这个空间,尽情享受每一部影片所传达的情感与意义。(文/刘荣荣)
图片由AI生成。河北日报记者刘荣荣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