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我省检察机关晾出2024年成绩单

河北法治报1月9日讯 (记者 柳红领)今天,记者从省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忠实履职、担当作为,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结各类案件16万余件,30个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40项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介。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1万余人,起诉7.4万余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681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77件,采纳率99.3%。建立知识产权犯罪涉京津冀上下游犯罪线索必审、必报、必查机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部署“空壳公司”治理等4个专项行动,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301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依法保护环境资源和食药安全。全省检察机关立案环资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245件,3000余件公益受损问题在审前得以解决。推动建立生态修复基地31个、修复受损林地耕地草原1.4万亩、清理受污染水域4495亩,追偿损害赔偿金等2.7亿元。立案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478件。专项监督开展以来,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1.4万千克,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共向损害消费者权益者诉请惩罚性赔偿金2.5亿元。深化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不断提升公益检察数智平台自学习能力。自运行以来,共推送案件线索2.2万余条,成案率38.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做深做实检察为民。全省检察机关抓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会同16家省直单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与1.7万余名重点未成年人建立包联。3032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教育覆盖871万余人次。促进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6615个、社会观护基地235个;督促建成专门学校11所,实现设区市一市一校。坚持惩治也是挽救,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784人。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加强妇女儿童、农民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保障,起诉家庭暴力、恶意欠薪等犯罪96人,民事支持起诉1415件。

坚守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切实维护执法司法公正。全省检察机关加强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全链条监督,提出抗诉500余件。对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场所开展巡回检察,提出“减假暂”监督意见1166人。研发建成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加强民事审判监督,对生效裁判抗诉148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33件,纠正审判活动违法1301件次。对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49件,纠正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1084件次。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540件,提起诉讼585件。部署“亮剑·2024”专项行动,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89人。

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检察铁军。全省检察机关深化人才强检战略,制定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21条措施,打造“菁英云冀”教育品牌,组织3600人次参加各类实体培训、2.4万人次参加网络培训,4人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能手。加强对重点案件进行评查,加大司法责任追究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部署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持续激发依法规范履职内生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