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讯 (刘晓阳)近日,衡水市司法局联合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全市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例中,共同评选出9件对行政行为进行纠错的典型案例对外发布,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引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这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纠错典型案例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信息公开等多个执法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针对性,为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机关办案提供有力参考,为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提供行动指南。
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案例一、案例五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与工伤保险待遇争议,通过判决或者复议决定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该批典型案例突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案例三涉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复议机关确定了“小过轻罚”的法律适用路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案例八涉及燃气经营活动的处罚,审判机关依法纠正法律法规依据与认定的事实不相符的情形,促进行政机关公正执法、精准执法。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其中案例四涉及城管执法部门行政不作为行政复议,案例明确具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在收到当事人的履行法定职责的申请后,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对申请人的申请给予答复构成行政不作为。上述案例通过明晰规则,划清行政权力运行界限,有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
该批典型案例突出实质化解争议。案例三“某公司不服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中,行政复议机关制作行政复议建议书,建议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复议建议书后,减小处罚金额,取得了解决纠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效果。
该批案例的公布将引导行政机关精准定位在执法程序、证据收集、法律依据运用等方面的规范,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执法水平,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增强政府公信力,为衡水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