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立即付款,不占用现金,过期自动取消,核销后产生账单……最近,一些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推出“先囤后付”的酒店预售模式,成为一些年轻人旅游住宿的消费新选择。不过,酒店预售套餐兑付难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据《工人日报》1月7日报道)
作为招揽顾客的新模式,利好消费者与商家双方的“先囤后付”越来越受青睐。有数据显示,2024年“囤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超20%;下单酒店套餐的消费者中,新用户占比超45%。
“先囤后付”要想长红,重在赢得消费者口碑。但个别存在的无法预约、临时加价、不能升级房间等兑付困境,显然挫伤了消费热情,也伤害了酒店信誉。防止“先囤后付”变成“宰客套路”,让创新的预售模式真正利好消费者,需要多方努力,建立起规范的售卖规则和退款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先囤后付”产品的管理,加大对违约酒店的处罚力度,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让消费者“囤”得放心。酒店要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公示酒店预售套餐相关规则、适用范围,及时规范处理退款需要,让消费者兑付得顺畅。
没有“套路”才能放心消费。填平“先囤后付”中的消费陷阱,让消费者放心囤、放心退,才能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