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张北县大西湾乡大庙湾村百川养殖场,饲养员正在给猪喂食。李合刚摄
12月19日上午9时,张北县大西湾乡大庙湾村百川养殖场内,一栋栋猪舍整齐排列,存栏的近3000头猪或进食或休息。此刻室外温度低至零下11摄氏度,但是猪舍内非常暖和,温度显示21摄氏度。
“我们养的猪住的是暖气房,猪舍使用大型电锅炉供暖,温度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节。”百川养殖场负责人边文江介绍,养殖场共有9栋猪舍,分为母猪舍、产房、保育室、育肥舍等。
边文江今年70岁,已在大庙湾村养猪15年。2009年,他在大庙湾村租了400亩荒滩地建起百川养殖场,2010年开始了养猪事业。
“我们的商品猪不愁卖,因为肉质紧实,肥瘦均匀,口感较好,蒸、炒、炖都很香。”边文江说。
如何把控品质?猪要吃饱,也要吃好。
“猪饲料是我们自配的,以玉米、豆粕、麸皮等为原料,添加维生素以及铁等微量元素,每餐通过饲料控制器,根据食量需要进行调节喂食。需要抗病毒的时候,投喂的也是中草药。”边文江说,这样的营养餐成本虽然高一些,但是肉质有保障。
百川养殖场的猪,每天还要上两个小时的“运动课”。边文江介绍,夏季上午8时到10时,冬季上午10时到12时,饲养员就会把猪赶到两排猪舍之间的空地,督促它们“锻炼”、晒太阳。“坚持运动,对母猪产崽、生猪健康成长都非常有利。”边文江说。
在吃住养上下足功夫,百川养殖场的商品猪赢得了市场口碑。“我们有固定合作的屠宰场,今年已经出栏近5000头。”边文江笑着说。
养猪,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环保账”。在百川养殖场,没有脏、乱、臭,环境干净整洁。
“搞养殖,绝对不能牺牲环境。”边文江介绍,养殖场建有6个小的发酵池,每天排泄的猪粪都会先进入小发酵池,再输送到总发酵池,经过两轮发酵处理,进行干湿分离。固体部分作为有机肥卖给附近村民,液体部分免费送给村民用于种地。
“养猪虽然成本大、风险高,但是只要用心去做,就能走得长远。我会继续科学养殖、绿色养殖,让更多消费者吃上香喷喷的放心肉。”边文江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