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以“数智”筑坦途
——保定市交警支队坚持科技赋能打造交通组织优化新场景

今年以来,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交通态势全方位研判、拥堵点段综合治理、交通信号智能调优、道路工程提升改造、占道施工科学管理等综合手段,全面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创新打造“数智中心”交通组织优化新场景。

应用“智能信控”新模式

近日,家住保定北部新城的刘先生开车在市区东风路行驶时,连续在多个路口遇绿灯通行。“现在,我和家人开车经过市区主干道时,很多时候都能赶上绿波带,下班回家比以前快多了,这种体验感非常好。”刘先生说。

绿波带是指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协调控制,实现车辆在道路行驶中连续绿灯通过多个路口。目前,保定市交警支队正在全面规划实施包括全域绿波协调在内的各类“智能信控”交通管理措施,现已完成主城区45条道路231个路口的路段绿波协调控制。

此外,保定市交警支队将核心区的231个路口信号灯纳入联网联控,通过视频流量采集数据,感知各方向排队长度,自动对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为有效解决路口通行的潮汐现象,在40个路口66个方向设置了自适应可变车道,利用雷达、视频和地磁等流量检测手段,根据流量变化,实时改变车道行驶方向。系统上线运行以来,路段平均车速由33.91公里/小时提升至37.37公里/小时,提高了10.2%。

创新交通组织新手段

“东风朝阳路口以前左转车多,堵得厉害,刚开始实施借道左转还不习惯,现在走得痛快多了,一下借了三个车道,省了不少时间。”日前,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对保定市交警支队在市区推出的“借道左转”非常认可。

保定市交警支队充分挖掘现有道路的通行潜能,创新推出路口“借道待行”、路段“潮汐”可变车道、非机动车一次左转等多项交通组织新模式。在25个路口实行了直行、左转“双待行”,在11个路口实行了“借道待行”,在10个路口实行了“多车道待转”,在11个路口实行了“左转借道”;在东风路等3处路段建设了智能“潮汐”可变车道,在22个路段设置了限时单行、“潮汐”单行模式;在8个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一次左转,在22个路段设置了单侧非机动车道双向通行。

今年以来,保定市交警支队通过增设信号灯、优化路口标线、封闭护栏开口等措施,累计优化调整拥堵点段132个,与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密切协作,通过削减绿化带、拓宽路口等方式,完成了29个重要拥堵节点的工程改造。目前,路口高峰期平均拥堵指数已由1.49降至1.37,下降8.05%,车辆排队长度平均减少20至30米,路口非机动车通行时间缩短15%,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搭建协同联动新体系

市民周女士的女儿在保定师范附属学校读初中,每天开车接送孩子是最令其头疼的一件事。为有效缓解上下学期间学校周边路段拥堵,近期,保定市交警支队在该校门前路段采取限时单行措施。“现在车都往一个方向走,路也宽了,比过去顺畅多了,接送孩子再也不愁堵车了。”周女士说。

针对学校、医院、商超等易发拥堵点段,保定市交警支队主动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治理。对主城区中小学门前道路进行交通组织优化,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在市区25所学校门前实行了“通学码”预约接送学生机制,将以前的“车等人”转变为现在的“人等车”。在8所医院门前路段设置机动车入院专用通道和就医车辆临时落客区。在商业网点周边设置122个共享单车停放电子围栏、34个限时停车路段、181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多部门联动治理摊点占道、违法停车,确保“还路于交通”。

打造疏堵保畅新机制

日前,一名男子在餐馆就餐时突发疾病倒地昏迷,急需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情况紧急,120急救中心迅速将这一情况同步传至保定市交警支队,该支队立即启动紧急救护绿波通道。在确认救护车位置后,交警通过技术手段对信号灯进行调控,保障沿路绿波通行。几分钟后,120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并开始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护,为紧急救护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为了确保路况信息实时掌控和拥堵处置快速反应,保定市交警支队建立了支队、大队、中队岗亭三级指挥调度体系,实现了从全局到局部的精细化管理。该支队成立专门铁骑队伍,利用摩托车的灵活性对主干道和支小路进行高频次巡逻,在重点景点、商超采取独立勤务模式。同时,联合市卫健部门、消防救援部门建立“生命救护绿波”联动机制,通过信号灯远程控制和一线警力现场引导,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和紧急救护反应能力。截至目前,该支队共启动救援机制服务群众紧急就医和开展应急救援863次,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河北法治报记者 刘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