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磁县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打好思想宣传、规划申报、实施建设和建后管理“组合拳”,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思想宣传引导,做到惠民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媒体和微信信息推送、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传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广泛宣传,让群众知晓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政策,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同时,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项目申报前先征求村民意见,对实行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进行民主表决,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强化项目规划申报,做到惠民项目严格把控。结合财政奖补范围和乡村总体规划,做好财政奖补项目库建设,以村民自愿为原则,从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村内道路、雨污管网、文化广场、村内绿化亮化等问题入手,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上的短板和难点,精心分析研判,做好项目规划,通过现场勘查、评审核定,确保申报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合规可行。今年以来,该县争取农村综改资金1217万元,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基础项目30个。
三是打造利益联结机制,做到惠民项目落到实处。坚持“村级组织、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实施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组干部加强工作创新意识,提高村组干部发展村组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主动性。通过合理筹资筹劳,带动村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集群众之力,办群众之事。围绕建设村组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亮化工程等群众受益较广的项目,积极向上级申报农村公益事业项目。
四是压实建后管护责任,做到惠民项目长效管护。实施完成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对材料进行收集装订归档,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财政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抽查检查,督促各村公开公示,及时反馈监管情况。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风险防范、项目实施、审核验收和建后管护等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明确责任人员,签订管护协议,确保对完工后项目的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长久发挥效益。(陈玉璋 程献波)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