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青春是当拥有它时往往没有读懂它,能读懂时它早已远去。
告别父母亲友,离开熟悉的环境,刚走进大学校园时,我找不到目标,孤独、迷茫、不安,不知道该走向何方。我开始思考,青春究竟是什么?我该怎样度过这不可复制的旅途?
后来,我在自己的实验里,从身边人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步入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学校光纤海洋传感器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光纤拉锥。通过一碰一拉,把光纤拉成头发丝般粗细,将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到最低。因为玻璃材质脆弱,这看似简单的操作,我重复了几百次,一次次断裂,让我萌生退意。指导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没有哪一项科技成果是轻易得来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数次失败,但正是这些失败促使我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最终走向成功。”
听了这番话,我鼓起信心,把这个简单的动作重复了上万次,终于“碰拉”成功。此后,这成为肌肉记忆。我稳定的拉锥技术,为团队突破海洋监测关键技术奠定了基础。
这段经历,让我有了关于青春的第一个认识:青春年华里,要能吃精神之苦、意志之苦,练好“看家本领”,有志向肯奋斗,要自我鞭策,不断看到一个向上生长的自己。
今年暑假,我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傅杖子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村时,一条干净宽敞的柏油路让人眼前一亮。
村里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原本是土路,一下雨就无法通行,是东北大学的老师们捐款,驻村工作组动员村民一起抬路面、改河道、铺地基,才修了这条路。村民们特地给这条路起名“东大路”。不仅如此,学校地质专业的老师们在村里多次勘察,发现了含锶弱碱性矿泉水,于是大伙儿又拉投资、修厂房、创品牌,一座现代化的矿泉水厂修建起来。村里人有班上了、钱包鼓了,笑容一天天多起来。
听着这个故事,我很感动,也有了关于青春的第二个认识:把所学知识转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雨果曾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燕赵大地是一片奋斗的热土,“冀”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我们一起坚定信仰、勇敢出发,鼓足干劲、努力奔跑,在成长成才中建功立业,不负青春年华。
(金雨卿)(作者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