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美术篇丨河北植物编织技艺:田园情思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美术篇

河北植物编织技艺:田园情思

徐艳丰创作的秸秆扎刻作品《八仙亭》。河北日报记者姜艳摄

奇思妙想,蕴含农耕智慧

取出六根长短粗细相同的秸秆,用刻刀在每根上连开3个凹槽,尺子一量,长度均为1厘米,分毫不差。

11月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清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徐艳丰双手灵动,按照榫卯结构拼接,眨眼间一个六柱锁便结成。再稍加组合,一个精巧的中国结挂饰呈现在眼前。

六柱锁是这种扎刻最基本的骨架。所有秸秆扎刻作品,都由六根秸秆锁扣而成,将锁好的秸秆从下往上,从里往外,层层堆砌,节节相扣,一层层做起来,就像盖房子一样。

它看起来简单,运用得炉火纯青却非一时之功。

“扎刻的关键是尺寸要掌握好。”徐艳丰说,所谓扎,是用扣的手法来做门、窗、围栏;刻,则是在每根秸秆上挖槽。

11月11日,大名草编展示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名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左)正在创作。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扎刻原料,一般采用1毫米至12毫米粗细的高粱秆,每根直径都用游标卡尺一一校对,误差0.2毫米以内。同一尺寸秸秆开的槽,误差0.1毫米以内,这样装上的每扇门和窗,才能打得开关得上。

“你看,这件天安门模型,门窗所用的最细秸秆只有1毫米,不到一个硬币的厚度。”徐艳丰拿出一件微缩版天安门编织作品说。

巍峨的城楼,挺拔的华表,多姿的金水桥……记者眼前这件模型,用70多万节秸秆搭建而成,不仅城墙、城楼、配楼、华表、金水桥等一应俱全,而且廊柱、飞檐、窗棂繁复精美,门窗开合自如。

更令人称奇的是,徐艳丰制作的建筑模型,通体不用一个钉子、一滴胶水,以及铁丝或线绳之类辅助固定,却咬合得既稳又紧。

这里面蕴藏着农耕智慧。

永清秸秆扎刻,从形制、结构和制作工艺上看,与中国古建筑的榫卯结构一脉相承。凸为榫,凹是卯。凸凹之间,连接得天衣无缝。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就会呈现复杂却又微妙的平衡。

一秆一榫结构严谨,开槽咬合典雅精致,永清秸秆扎刻因此被国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固安县博物馆展出的柳编花瓶。吴迪摄

体现这种拼接美学的,还有柳编和草编。

一拢一抖,短小的柳条纷纷掉落,手中剩下更长的柳条。从中挑选18根长短相近的纵横交错,笸箩的底座有了模样。然后,隔一段距离在底座边缘插上一根柳条,再将柳条弯曲上提,横向加枝条逆时针叠压,笸箩很快由平面变成立体。

这眼花缭乱的制作过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固安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张万富展示的技艺。“柳器之所以如此结实,得益于独特的空间结构。”他说。

接下来,张万富准备给笸箩收边。他把边缘的枝条一根根剪短,把纬度上和经度上的柳条按顺序压低,别进立起的笸箩沿儿,最后“咔嚓”一声剪掉冒出来的碎枝。

刚刚还张牙舞爪的笸箩圆润起来,不用麻绳、钉子、胶水,几十根白柳条只靠巧妙的交叉组合,就完成了变身。

一只漂亮的簸箕,也是结构学和力学的完美结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宗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姜朝春,最擅长的是勒编。他在地窨子里编织的半成品簸箕,以洁白的夏柳为纬,褐色麻线为经。他将柳条根根并排,用麻绳在柳条间上下穿梭,穿一次,绕扣勒紧,柳条上就留下间隔1厘米左右的小方格。

勒编只能将一众柳条编在一起,要让簸箕形成三侧陡立的造型,能铲能端,则需要工匠在编出的平面上用力压弯做造型。

“压过劲儿了,不圆润不好看。压劲小了,簸箕收口太大,造型不美观。”姜朝春说,这个力道的把握,没有留在心口相传的编法里,而在一代代工匠的揣摩中。

这是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折射,也是与自然万物和平共处的理念运用。

七根潮湿的麦秸秆,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名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捏在手中。她选中一根,在底部一缠一拧打个结,被束缚住的麦秸秆呈扇面状,她从左右两侧分别扳倒一根向内拧,草辫开始变长。

平编的草辫,只是以经纬交叉构成朴素的纹路。大名草编的贡献在于,通过二次加工创作,赋予麦秸秆空间结构。

“一根,三根,甚至九根都能起步编。”王群英说着拿过一根麦秸秆,先折成三角状,再顺次折叠,编成一个金字塔状的小饰物。此外,还能制作笔筒、蝈蝈笼、小方罐等。

拼接之间,尽显技艺。转合之际,皆为精粹。

这些草根技艺,背后是民间艺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彰显了民间手工技艺的精湛和神奇,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朴而不俗,传达田家意趣

11月12日,广宗县大辛庄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宗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姜朝春在地窨子里加工柳器。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三层重檐旋跃而上,飞檐斗拱玲珑多姿,台阶平整光滑,门窗凹凸起伏。

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一件精致逼真的故宫角楼模型让人叹为观止。它用20多万节高粱秸秆构建而成,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演绎了中国古建筑之美,虽不似正主色彩华丽,但秸秆纯粹的色调,更显建筑本身的精妙。

在国内外许多博物馆,都珍藏着徐艳丰的古建筑模型。恢宏大气的黄鹤楼,古香古韵的滕王阁,惟妙惟肖的佛香阁……一座座亭台楼阁,利用秸秆古朴光洁的质感和金黄色调,展现出中国古建筑的高贵典雅、庄严气派。

从简单粗放的日常用品,到精雕细琢的古建筑模型,在民间艺人的潜心研究和探索中,秸秆扎刻制品不断进阶,逐渐演变成朴而不俗的艺术品。

情注于心,意在指下。

一件件柳器,凝结着巧妙的构思、新奇的创意,逐渐从实用品迈向艺术品队列。

姜朝春的柳编装饰品酒葫芦,底部粗犷,收腰处细腻,通过几放几缩的变化,展现出葫芦独特的造型。

固安博物馆摆放的柳编花篮,融合了多种编织技法,由底座、肚子、口沿、提手组成。瓶身原本只是最简单的平编,但把劈开的柳条用将近10厘米间距的挑一压一装饰一下,花瓶肚子部分的美感马上升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葭,即芦苇。

当艺术气息与乡土气息碰撞出火花,它的制品,便从织席编篓,化身装饰家居的芦苇画。

一片芦苇,一把剪刀,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丙军手中,很快剪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狮子鬃毛、鸭子羽毛,再分层次粘贴,这些动物看起来毛发蓬松,很有质感。

活灵活现的青头潜鸭、风光旖旎的水乡风情、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杨丙军创作的芦苇画,色泽淡雅朴素,形象传神生动,极具水乡特色,既有传统艺术美感,又有来自天然的质朴气息。

“制作芦苇画的工序不太复杂,但要从技艺跨越到艺术却不易,尤其是构图,会影响整幅作品的意境。”杨丙军说,好的创作,要先有构思,因意施材,因材释意。比如,要体现沧桑感,可选择靠近根部的芦苇;要体现活泼细嫩的感觉,可以用梢部的芦苇。

芦苇画本色天然,往往用黑色丝绒布做衬底,这样看上去内敛低调、工艺性强,但在审美上会略显单调。怎样才能让芦苇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这幅《青头潜鸭》,画龙点睛的一笔,是青头潜鸭翅膀处的一抹蓝色,这让原本淡雅朴素的芦苇画,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杨丙军说。

不仅色彩,麦秆、苔藓甚至花瓣,也都融入芦苇画中,色调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从创新工具增加光影变化,到创新表现手法融入油画技巧,在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和技艺精进中,如今的芦苇画愈加逼真立体,也更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

一刀一剪皆生动,一草一木皆美学。

卷成团的草辫做帽饰的绒球,铺成几排的草辫微微隆起为面部打底,剪成细丝的麦秸秆挤在一起勾勒眉眼嘴巴,整条的麦秸秆根根下垂扮作倔强的胡须。

大名草编展示馆墙上,挂着一溜戏曲脸谱。黄色的脸庞、红色的帽饰、黑色的髯须,各种颜色一组合,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有了。

这是王群英创作的草编京剧脸谱,打眼一扫,完全看不出是以麦秸秆为原料,只会惊呼一声“真像”。

而且,为原色的草编制品着色,也是王群英的大胆探索。经过漂染,她加工出红黄蓝绿黑等不同颜色的麦秸秆,以此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意境。

朴而不俗,大美若素。

这些散发着艺术与乡土气息的艺术奇葩,用最质朴也最寻常的手边之物和注入匠人情感的指尖,展现出民间艺人的创造力。虽然质朴,但足以让人怦然心动。(河北日报记者 姜艳 白云

相关

编织非遗瑰宝,选材可不一般

大名草编展示馆展示的《负荆请罪》草编制品。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清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徐艳丰制作的《故宫角楼》,在中国美术馆和北京民俗博物馆都有收藏,经专家鉴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

高粱秸秆并不结实,能保存那么久吗?这就不能不提及徐艳丰的另一项发明。

“制作古建筑模型选用的高粱秸秆,已经不再是以前村里种的了,而是我自己专门培育的新品种。”徐艳丰说。

村里种的普通高粱秸秆较脆,中间有空心,稍一用力就断了,不利于创作大型作品。为找到最合适的材料,徐艳丰经过两年的杂交试验,用东北和华北的高粱杂交授粉,培育出的秸秆细、硬度高、密度大,而且韧性十足,光泽度美观,保存年限长久,被他命名为“铁秆高粱”。

秸秆扎刻这项非遗技艺,发展到如今,从选材到制作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而挑选秸秆,是扎刻技艺的第一道工序,选料十分讲究,必须手工收割。

徐艳丰家里有8亩地,都用来种铁秆高粱,每亩地可收割五六千根秸秆。但是很多由于色泽不佳、形状不圆等原因不能用,即使赶上好年头,也仅有一半高粱秸秆能用。

每年秋收时节,全家格外忙碌。为了挑选优质秸秆,他们在自家地里一镰一镰收割合适的秸秆,以确保秸秆的光泽度和柔韧性。

“收割的高粱秸秆,要分成五六十种不同的尺寸,其中最细的直径不到1毫米。”徐艳丰说,这些高粱秸秆按照直径大小,每隔0.2毫米分一类,细分成不同的尺寸,每种尺寸再各自打捆,留以备用。

“当年产的秸秆不能直接用,需要经过两年晾晒,其色泽才均匀,也够干燥,才可用来扎刻。”徐艳丰说。

高粱秸秆不可能个个笔直,我们看到古建筑模型的梁柱全都笔直,那是因为在扎刻之前,用酒精灯一一烤过。秆直且一样粗,扎刻出的作品才会整齐,装好的每扇门窗才能开合自如。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名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的工作室,同样收藏着一种超细的麦秸秆。

这种麦秸秆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是普通小麦秸秆直径的三分之一。这种已绝产的麦秸秆,是王群英走街串户收集来的,属于用一根少一根。这种材质的麦秸秆,可以用于强化草编作品的细节,尤其是人物的眼睛等部位。

王群英日常所用的麦秸秆,是她特意种植的。

草编用的麦秸秆,要选取麦穗以下的第一节,一般在20厘米长。“现在的小麦品种,粮食高产,为了抗倒伏,麦秸秆普遍矮小,每年我都得自己单独种点才够用。”王群英说,她专门租了几亩地,用于种植加工传统草编作品的老品种小麦。

选材同样考究的还有芦苇画。

芦苇画就近取材于白洋淀。这里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好,是制作芦苇画的上好原料。

当然,也不是每根芦苇都能作画。艺人要挑选高度在2米至6米之间的芦苇,而且要质地柔韧,纤维纤细。也就是说,或许成百上千根芦苇里,才能选出一根有用的。

在艺人们眼中,只有用精良的材料,才能创造出精巧的非遗作品,给人们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

文/河北日报记者 姜艳 白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