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宋寿国的草莓大棚,最大的特点就是,草莓栽培槽分层级,形成立体种植。 郭庆峰摄
初冬时节,正是沧州泊头市子渔驿站生态家庭农场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季节。温室大棚中的草莓,或是刚刚开花,或是刚刚长成如花生米大小的幼果,正是授粉、掐秧、疏果最为关键的时刻。
草莓大棚中温度不低,人在里面活动几下就满头大汗,更别说干活儿了。记者注意到,该农场的草莓秧没有种在地上,要么悬在半空,要么摆在架子上。“这是立体种植。”说话的是该农场负责人宋寿国。今年51岁的宋寿国,这些年来一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效农业的道路上探索。
草莓不种在地上而是“种”在空中,这事还得从2013年说起。那一年,宋寿国刚刚种植草莓。与其他种植户一样,起初他也是把草莓种在地上。然而两年下来,收益平平。“地上栽种草莓爱得病,尤其是黄萎病很厉害,死苗现象严重。”宋寿国介绍,发现这一问题,他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不能让草莓离开地面生长?宋寿国提出这一设想,这在当时很多同行看来觉得不可思议——草莓离开地面如何生长?尽管质疑声音不少,但是爱钻研的宋寿国决定一试。2016年秋,宋寿国开始在草莓大棚中架设栽培装置,让整个草莓大棚如同超市货架一样分成层级、形成立体,架设起栽培架子,把用于生长的栽培槽安装上去,就连大棚的墙面都利用起来了。
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能带来啥好处呢?“立体种植节肥、节水,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力、增加收入。”说起草莓立体种植模式,宋寿国停不下嘴,“我们给草莓施肥后浇水,水流到栽培槽就要往下滴,滴下来的肥水通过回收沉淀再次利用,节省水肥;草莓的栽培槽架设起来形成立体,工人干活时不用弯腰起身,站着就把活儿干了,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力,立体种植还便于采摘。”
宋寿国谈到,草莓立体种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增产。“立体种植草莓,每亩种植草莓秧苗2万株,如果是地面种植,每亩只有8000至1万株。”宋寿国说,“地面种植草莓每亩收入在6万元左右,而立体种植草莓,每亩收入10万至12万元,增收50%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寿国搞大棚草莓使用的是由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椰糠等调配而成的营养土。宋寿国表示,目前他正准备把草莓立体种植技术“移植”到蔬菜大棚,让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也能实现“立体栽培”。
正是由于这些年宋寿国在科技种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他本人先后被授予“金草帽农技专家”“河北头雁”等称号,还被泊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泊头市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称号。
专家点评:
草莓立体种植“一举多得”
沧州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玉鹏
草莓立体种植是一种通过栽培支撑架与吊挂设备将草莓生产从地面抬高至半空的栽培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是无土营养基质种植,对草莓种植的土地没有特别限制要求,草莓的单位面积种植密度提高了,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品质。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地面种植可能遇到的病虫害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光照和湿度,为草莓生长提供更优的环境。运用这种方法种植的草莓颜色鲜亮、口感好、洁净卫生,更适合观光农业发展的要求。
(乡村云融媒平台记者 郭庆峰)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