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拍摄的晨光生物甜菊糖苷生产车间。李卫国摄
说起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家都知道,它生产的辣椒红色素销量世界第一。
但你知道吗?这里不仅有辣椒红色素,还有上百个品种,其中,一种吃了不长胖的“糖”,为企业每年增收超千万元。
这种糖,是以甜叶菊为原料生产的天然甜味剂。
11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北曲周的晨光生物。万余平方米的库房,散装甜叶菊堆满大半个仓库。
正在库房忙着的公司总经理卢庆国迎了上来。“来,尝尝!”他抓起一把甜叶菊叶子递过来。
记者拿起一片,放到嘴里,真甜!
“甜叶菊里的甜菊糖苷,甜度是蔗糖300倍,热量仅是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卢庆国说,由于这种“高甜低热”的特点,今年,他们生产的甜味剂供不应求,节假日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
甜叶菊种植是曲周县的特色产业,而晨光生物这个大户一个月就能用掉1500多吨。为满足生产需求,他们和曲周3000多户农民签订了种植协议,种植面积上万亩。
那甜叶菊怎么变成“糖”呢?
记者看到,工人开着叉车,将甜叶菊倒入投料口,经过传送带,原料进入萃取车间。
车间里,管道纵横交错,一个个不锈钢容器整齐排列,从糖液吸附、糖液脱色、反渗透浓缩,再到出产品,“一条龙”完成。
“这条生产线在国内外同行业里也是独一份儿。”卢庆国指着生产线说,“瞧,这边产的是甜菊糖苷,获得率比同行至少高10%。另一边,还能同时提取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两种产品。”
这条生产线,过去没少让他头疼。
“2013年,我们建成了这条生产线。一开始,我们学同行用水提工艺,但这种方法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后期需要加入化学试剂祛除杂质,再用水反复清洗。生产成本高不说,废水、废渣还不好处理。”卢庆国介绍。
当时,晨光生物的研发主管徐美利常在生产一线盯项目。她发现,甜叶菊中含有的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多酚类物质容易堵塞吸附柱,还不好提取。
2018年,她大胆提出,用醇代替水,将甜菊糖苷和多酚类物质一起提取出来。
理论上,利用这种工艺,甜叶菊有效成分基本不损失,得率能达98%以上。但第一次中试,他们就失败了。“在液液分离的过程中,一些醇进入水层,糊在树脂上,没法发挥作用。”徐美利回忆。
优化溶剂配比、调整工艺参数……研发团队不停攻关。半年后,新工艺终于成功。在不用化学试剂、减少一半用水量的基础上,还能将有效成分更好地提取出来。
跟着卢庆国,记者来到研发中心。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讨论新出的实验报告。“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功效,我们已经制定了新产品的开发思路。眼下,正验证它们的生理功效。”卢庆国很有信心。
如今,晨光生物通过持续创新,辣椒红色素、辣椒精和叶黄素三个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花椒提取物、姜黄素、葡萄籽提取物、番茄红素、银杏叶提取物等产品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保健品、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已完成前期布局。
卢庆国还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68.72亿元,今年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刘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