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新闻纵深丨太行明珠 山水武安

■ 武安名片

武安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素有“冀南宝地、太行明珠”之称,是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乡、古代冶炼之乡、中国小米之乡,建县史长达2000多年,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拥有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等一张张闪亮名片。

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安拥有磁山文化、冶铁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六大文化脉系。发源于此的磁山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

这片自然造化的神奇热土上,西部山区赤壁丹崖、谷幽峰奇、植被丰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其中,磁山文化博物馆、京娘湖、东太行、古武当山、七步沟、朝阳沟、东山文化博艺园、伯延古镇、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等交相辉映。

9月拍摄的武安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树锋 摄

武安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

走进武安,品味千年文化的厚重绵长,领略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京娘湖、东太行等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色革命圣地游、绿色太行风情游、古色中华文明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一年四季都有景的全域旅游、精品旅游、四季宜游新格局。

文化塑魂,演绎千年古韵之绵长

“我生活的城市,竟然是粟谷发祥地、黍的起源地,回去要查查武安的历史。”10月5日,邯郸市绿化路小学学生程博宇打卡磁山文化博物馆,陈列的史迹让他倍感自豪。

1972年冬,磁山村群众在村东南洺河北岸台地上开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考古工作者在这片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发掘出了大量遗迹和遗物。籍籍无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文物界关注的地方。

9月27日,游客在磁山文化博物馆参观。李树锋 摄

“不到一小时就售出了2300多套,实现了开门红。”10月2日13时,磁山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振江不停地刷着手机。以磁山遗址出土的磁山陶鼎、凤鸟支脚、红陶小口瓶、红陶平底碗等文物为原型的磁山文化数字藏品亮相网络,受到藏家追捧。

李振江介绍,磁山遗址至今已发掘出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4000余件,有用来为谷物脱皮的石磨盘和石棍,用来做饭的泥制陶盂、支架,证明先民们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形成了以种粟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生活方式。

“武安不仅有代表东方农耕起源的磁山文化,还有距今2000多年的冶铁文化,以县立帮、南绸北药的商帮文化,平调、落子等唱尽人间人情冷暖的戏曲文化,和傩戏、赛戏等古老的民俗文化,把血脉融入家国的红色文化。”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高记斌说。

以文化塑魂,演绎千年古韵之绵长。近年来,武安围绕“南洺河多彩文化展示带、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编制《武安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依托51公里旅游大环线,串联了“冶陶—固义—安子岭—什里店”“伯延—大贺庄—黄粟山”两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集中区域,构建“一带两区多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格局。

南洺河流域以冶陶红色文化、伯延商帮文化、固义傩戏文化、朝阳沟戏曲文化为核心,联动磁山二街磁山文化、固镇冶铁文化和周边特色村落的民俗文化,打造了武安多彩地域文化旅游长廊,展现传统村落特色历史文化。

结合保护点位特点,武安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对传统建筑的修缮,新建建筑的高度、色彩、风貌等进行管控,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协调。同时,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申报、挂牌等工作,截至目前,武安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4个,市级历史建筑17处。

8月拍摄的武安市京娘湖景区。(资料图片) 武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为基,描绘山水风光之秀美

古武当山夜爬、七步沟峡谷浪漫夜、东太行夜DJ……今年夏季,武安市西部旅游区各景区纷纷开启“夜游”模式,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

武安西部旅游区碧水丹崖、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95%,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米12000个,是天然的康养胜地。

走进王坡民宿,错落有致的乡间村居、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水墨画。这里原是废弃的旧村落,按照“旅游+景区+民宿+村庄”模式,改造成了太行风情精品民宿。“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每间房每晚均价1000元左右,旅游旺季需要提前一周预定,供不应求。”王坡民宿总经理李涛说。

近年来,武安明确把文旅康养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制定出台《民宿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西部文旅康养度假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成立市级旅游工作专班,打造“生态武安 康养福地”新名片。

通过实施京娘湖康养小镇、长寿村康养小镇、古武当山景区提升等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康养项目,武安在西部500平方公里区域,整体打造了康养旅游度假区。目前,全市形成了以东太行晨曦酒店为代表的高端度假酒店,以王坡、漫宁民宿为代表的山居民宿,以楼上村、白王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民宿“三足鼎立”格局。

民宿集群快速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加速推进。武安谋划实施了一个云中心、四个云平台、一套标准的智慧旅游工程,整合大数据,实现便捷、安全、高效旅游,七步沟、京娘湖、东太行等智慧景区已建设完成。

统计显示,武安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达7000多个,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带动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亿元,加快了当地村民就业致富的步伐。

9月16日,游客在武安京娘湖景区观赏打铁花表演。李树锋 摄

业态提质,畅享惬意自得之美好

“各位东家、掌柜一路辛苦,里面请……”随着“大管家”扮演者赵斌洪亮的开场白,伯延古镇实景剧《商帮归来》拉开帷幕,瞬间将游客带到了150多年前伯延徐家庄园的历史场景。

千年古镇伯延地处武安城南,有150多座清末老宅院,曾发生过“以县立帮”的商界传奇。伯延镇党委书记杨博说,武安商人的足迹曾遍布全国18个省份,武安商帮在民国期间曾达1950余家,创业故事不胜枚举。

近年来,伯延镇利用丰富的商帮文化、古民居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重新修缮了古镇并对外开放。

为给游客带来更多体验,千年古镇的历史故事被改编成实景剧上演。今年,《商帮归来》进行了升级调整,剧目环节从5个增加到7个,还添加了NPC互动角色,使游客沉浸式体验感更强烈。

“下一沟,到楼上,吃拽面……”秋日晌午时分,武安楼上村一处农家院里传出阵阵清脆婉转的落子戏,引得游人循声而至。

楼上村村民爱戏、懂戏,生活中处处浸着戏。“我们这儿几乎人人都能唱两句平调落子。”采访中,楼上村党支部书记王为科随口唱着家乡戏,有时还是“现挂”,看到什么唱什么。

武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安平调落子的发源地,地处太行深山区的楼上村是平调落子主要传承地,村里至今还有剧团和剧场。

沿着村内金枝巷一路走去,就到了武安平调落子传习所。一进小院,四五名女孩正在练习戏曲基本功。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安平调落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武安市文化馆原馆长王新荣给孩子们挨个“掰”动作。

“楼上村的戏曲传承基础特别好,传承好戏曲文化,能够为武安平调落子培养更多人才。”王新荣说,自从2019年武安平调落子传习所成立,每周都来免费教学,村里很多小学生都跟她上过课。

培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武安不断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在磁山文化博物馆通过VR全景展示,了解新石器时代磁山先民种粟养鸡、繁衍生息的生活日常;在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司令部旧址、人民日报社旧址重温革命峥嵘岁月;在伯延古镇探寻武安商帮传奇故事,看实景剧《商帮归来》演绎武安商人的创业历程;在楼上戏曲小镇感受浓郁的戏曲风情和乡音流转的曲韵悠长……

近年来,武安不断推进“演艺+旅游”“戏曲+旅游”,将武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传统深度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以伯延古镇、楼上村、白王庄等为代表的“小镇游”,日均接待游客数量约6万人次。

近日拍摄的武安东太行景区云海景观。李树锋 摄

服务增色,释放蓬勃向上之活力

“道路变宽了,路两侧是绿廊花海,真是太美了。”利用周末时间,河南安阳的游客孙广军特意带着家人到武安西部景区度假。与多年前不同,此次旅游没了“一日游,半天堵”的烦恼,一家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武安西部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串联景区的公路等级偏低、通行能力差,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短板。

如何破瓶颈、补短板?武安市政府副市长李广奇介绍,近年来实施了邯沙旅游专线、旅游环线升级改造、平涉线拓宽改造等多项旅游道路提升工程,构建了“高速连接线连通域外、旅游快速线直达景区、内部小环线串联景点、绿道步游线驻足赏景”的全域旅游路网,让游客方便快捷抵达旅行目的地。

开展环境治理。以开展道路沿线环境整治为重点,武安累计拆除道路两侧违建临建350余处近4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沿线绿化5000余亩,打造8个重要景观节点,完成66个沿线乡村的包装美化,交通干道成为“一路绿廊、一步一景”的百里风景大道。

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旅游厕所建设由景区向乡村旅游点、农家乐拓展,高标准打造20余座旅游驿站、109座旅游厕所,实现了旅游驿站、旅游厕所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布局更加优化的目标。

开展智慧旅游。整合大数据,旅游管理、应急调度、精准营销、精准统计、信息推送、大数据分析等资源共享。加快停车场建设,先后新建、改扩建东太行、京娘湖、伯延古镇等旅游停车场44座,缓解了景区停车难。

营造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今年,武安市投入3亿元实施17项造林绿化工程,规划完成营造林12.5万亩,突出山青林美、层次分明、色彩明快的观赏效果,打造“车在画中走,人在绿中行”的美丽画卷。(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武安西部山区武当大道鸟瞰图(无人机拍摄)。李树锋 摄

相关

释放绿水青山新动能

在绿水青山中“洗肺”,在特色乡村中放松,在葱郁林间穿行……国庆期间,武安针对山水游、乡村游推出多项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提到武安旅游,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武安东部的九龙山遍布“挖煤大军”,山的西北部有一处高70米、占地65亩的煤矸石堆,时常自燃,黑烟飘荡。“就在6年前,还到处是废弃的煤窑井筒,满目疮痍,人都进不来。”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负责人王军生说。

武安这块脸上的“疤”,也是群众心中的“痛”。

2018年,武安市启动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在光秃秃的山上密植乔灌花木,将煤窑井筒改造为可欣赏、可游憩的景观……现在的九龙山,已经成为邯郸西部的生态屏障。

九龙山之变,是武安生态修复的缩影。

依托矿山、河湖等生态修复治理,武安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形成了“点成绿园、线成绿脉、面成绿网”的全域绿美生态系统。

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美化了环境,也腾出了发展空间。通过采取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扶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治理修复废弃矿山,发展种植、养殖、旅游、康养等新业态,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

东山冶金工业公司整体退出钢铁市场,看好武安文旅产业发展潜力,投资18.6亿元,在西部山区打造了古武当山景区,在武安主城区东部建成4A级旅游景区东山文化博艺园,在钢厂旧址开发城市文化休闲综合体项目,2000多名钢铁工人转型旅游业,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武安市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整合重组、退城进园、改造升级“一揽子计划”,2018年以来投资150亿元实施治理工程651项,打造了一大批“园艺化、文艺化、景区化”的花园钢企。“矿老板”“钢老板”脱掉“黑工装”,换上了“花衣裳”,积极投身文旅产业,七步沟、朝阳沟等景区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这个钢铁资源型城市向文旅融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中,释放着绿水青山新动能。如今,武安拥有东太行、京娘湖、七步沟、长寿村、朝阳沟、东山文化博艺园、古武当山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村)6个,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等多项国家级称号。(文/本报记者 陈 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