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文明快评丨向“最美家庭”学什么

“最美家庭”里,有最美的故事,也有最美的家风。

伴随着2024年河北省“最美家庭”揭晓,很多人从100户“最美家庭”的故事中,不仅看到向上向善的力量,还有优秀家风的传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是,家庭教育蕴含着世界上最真挚、最深厚的父母之爱。

我们身边的“最美家庭”,美在哪儿?他们既普通又不凡,是良好家风、家教的社会性示范,是对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深刻解读。

向“最美家庭”学什么?学习他们逆境中的坚强,学习他们平凡中的奉献,都化为照亮前路的光、温暖社会的热。

齐蕴光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父亲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受伤,双目失明,但自学盲文和推拿按摩服务他人。母亲就是父亲的眼睛,除了照顾生活,每天为他读书读报,让父亲了解新鲜事。父亲的故事深深影响着齐蕴光。如今,全家培养出四位博士,都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上。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好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家庭成员。

一家三口,都与农业结缘。丈夫赵京献长期奋战在林果科研和示范推广第一线,妻子秦素洁获河北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正是受父母的影响,儿子赵泽昭现在是一名博士生,立志为中国农业贡献力量。

从陈玉文的家里,走出180多个孩子。她的“爱心小屋”给处于困境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快乐园地,让他们被爱包围,不再孤单。

文明新风,从一个个“小家”传播出去,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单会贤家庭,通过网络销售助农、惠农,让农民收入节节高;何淑艳家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6700余户家庭走上致富路,吸纳近30名残障人士就业;李建泉家庭,建大棚、搞采摘、拓渠道,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到“家和万事兴,人勤百业旺”,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美德,在一户户家庭中传承下去。(薛惠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