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掀起一股“精致自律”潮,有打假博主揭露,部分所谓的自律视频实则是经过精心剪辑与拼凑的“表演式自律”,自律博主的背后往往有专业公司团队运营,目的就是推广短视频中带来“精致感”的相关商品。
“四点起床能干多少事情?”“月入5万早起自律日常”……在短视频平台“自律”的标签下,大量自律视频播放量过万,获得不少网友关注。“精致”的包装下,自律博主的视频漏洞百出:越卷越早的起床时间,实际上是调了手机内部的时间系统;多个机位录制同一活动,甚至出现了无人机拍摄,摆拍痕迹严重;表面上在认真学习,但放慢观察却只是重复性的抄写……
自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开始。自律视频走红,反映出年轻人对把握和控制生活节奏的渴求。然而,在流量至上的网络世界,很多需求都免不了被流量拿捏,打造“自律人设”也成为许多内容创作者和品牌营销的流量密码。有的机构还以“自律性博主如何提升流量,可以从这三点思考”为题,对创作者进行辅导,其目的就是通过贩卖焦虑引流吸粉。
自律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是管理自我、提升自我的强大能力。真正的自律不需要展示于人,更不能用物质堆积出来。在自律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动摇、失败、重启等起落与波折。而“表演式自律”省略了这个充满挑战的自我磨炼过程,营造出一种无可挑剔的精致感,不仅误导了受众对自律的认知,还通过带货进行流量变现。这些“表演式自律”,哪里是原原本本的人生,不过是精心伪装的生意经。
既然是生意,就应该按照生意的规矩办。《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显著标明“广告”。充满品牌嵌入的“表演式自律”,必须按照要求标明“广告”,否则涉嫌违法。对此,有关部门和平台要完善机制、升级技术,强化内容审核和监管力度,以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合法。受众也要多一双慧眼,不被表面的“精致”迷惑,在真实的生活中把握自己的人生。(文/蔡晓辉 图/刘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