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大走访”夯实平安根基
——容城县开展“大走访”活动推进基层治理

“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我今后要好好生活,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说这话的人是容城县群众李某。其因生活琐事与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多年来虽经各级调解,但仍无法化解。容城县开展“大走访”过程中,将李某一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县领导亲自包联,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家中了解其实际困难,研究解决对策。然而,李某性格偏执,起初拒不配合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包联干部积极研究解决路径,责任单位工作人员也做了大量的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工作,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电话联系,一步步将工作做到李某心坎上。经过耐心细致地工作,前不久,李某终于打开心扉、摒弃前嫌,矛盾纠纷也得以彻底化解。

这起案例,是容城县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开展“大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扎实开展“大走访、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基层矛盾纠纷攻坚活动,推动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和信访法治化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畅通渠道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下访不能只是简单地走走看看,要带着感情访、带着责任访、带着办法访,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谈及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初衷,容城县委书记这样说。

“大走访”活动中,容城县依托乡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的群众工作阵地,实现矛盾纠纷、群众集中诉求等急难愁盼事项“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解决。他们坚持把下访接访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在4个重点乡镇组建“大走访”帮扶工作组,从全县抽调50名党政正职驻村帮扶包联,主动下访、接访、约访,扑下身子干实事、沉到一线谋实招、直面矛盾解难题,强力攻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案31件。

强化举措 以“绣花”功夫推动案结事了

“下访不但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好朋友、好兄弟!”容城县群众王某感慨道。王某数年来持续反映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疑难复杂事项,容城县成立由县领导牵头的化解专班,深入其居住地与其沟通,同时邀请其要好的同学、朋友及其亲属共同参与工作,提出多项解决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王某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事情虽然化解了,但是感情联系不能断。”按照包案领导的安排,责任单位继续跟进,带着感情做工作,最终王某和参与调解的干部成了好朋友。他还以自身经历为例,向身边人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雄安新区相关政策,成为了一名法律政策“明白人”。

抓住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就如同牵住了“牛鼻子”。在“大走访”工作中,容城县坚持源头治理和前端管控,依托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成立由党员干部、调解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支力量组成的综合服务队伍,通过司法调解、提供法律援助、设立法官服务站等方式,推广上门调查、上门劝导、上门送法等服务模式,统筹做好政策解释、思想教育、情绪疏导,切实做到“三到位一处理”,以“绣花”功夫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守住底线 以抓铁有痕的工作力度保稳定

“始终坚持‘发现一个、解决一类’的原则,多措并举化解重点领域和关键性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观点在容城县不但“逢会必提”,而且已经成为指导广大干部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的指南。

秉承着“常抓不懈、抓铁有痕”的工作理念,容城县对历年来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和在“大走访”过程中摸排出来的各类问题逐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化解时限,县领导定期调度,研究解决路径,制定稳控措施,全面压实责任单位和相关乡镇工作责任,高标准完成化解任务。

与此同时,容城县还根据上级要求,在“大走访”活动中努力做到“三准”。首先是“包联见面准”。该县要求调度矛盾纠纷事项时包联领导必须到现场,做到“本人见、见本人”,杜绝各类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其次是“把握问题准”。多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涉及多个部门,牵扯多方利益。容城县要求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各部门要合力攻坚,依照问题的性质类型确定参与单位,沟通要把握住重点,找到症结所在,让调度起到实质作用。

第三是“调度时机准”。容城县特别注重矛盾纠纷的属地源头及就地化解工作,要求包联领导和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对潜在的矛盾隐患和已知的问题深入排查、建立台账,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大走访”期间,该县32位县级领导聚焦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难点问题确定了16个课题方向,各领域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46份,转化成14个工作举措、10项工作机制,基层治理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突出,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河北法治报记者  郑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