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数字经济




真能干!“小柒”应用场景多

10月25日,在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品牌馆拍摄的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

与机器人对话,这种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也在10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品牌馆内真实上演。

“你好,小新。”“您好,我叫小柒,不是小新。”10月25日,记者在展馆现场看到,一个名叫“小柒”的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被众人包围。面对观众的提问,“小柒”应对自如。

“小柒”身高约1.7米,黑发红唇、妆容精致,其外貌和皮肤仿佛人类的复制品。除头部和手仿造人的模样,“小柒”其余身体部分露出金属架构,给人一种强烈的科幻感。

石家庄市民王晓丽一进入展厅,便被“小柒”吸引,随即上前合影留念。拍好照,她还想和“小柒”交个朋友。“‘小柒’,你会唱歌吗?”她问。

“作为一个机器人助手,我不会唱歌,但收藏了上百首歌曲的文本……”眨眨眼、摆摆手,“小柒”回复。外貌逼真、交流正常,“小柒”让人沉浸式体验到科技感与未来感。

说人话,理解人,动作惟妙惟肖……“小柒”不仅拥有人的外观,还有人类的思考能力。“小柒”是如何做到的?

“大模型的应用是关键。‘小柒’是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为基础的仿生人形机器人。”中国移动系统集成中心副总经理闫卓旭介绍,大模型可以学习大量历史数据,使机器人具有接近人类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小柒”能够实现更加自然的交互,为不同场景下的用户提供精准服务。

AI+智能,赋能未来生活。闫卓旭告诉记者,目前,“小柒”可应用于智能客服、酒店前台、景区讲解、商场导购、课堂授课等场景,并已成为仿生人形机器人技术在服务场景标准化应用的新标杆。

机器人不仅仅是科技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在闫卓旭看来,透过“小柒”能够看到,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仿生人形机器人必将成为现实世界中日益活跃的参与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可能。(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