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到峡口古城时,村民家曾保存着一块原来镶嵌在城门上的石碑,上书“石峡口堡”四个大字,落款是小字“钦差领都司衙门戴尚武”。兰新公路开通后,商旅和行人都改走新路,峡口古道失去了交通要道的意义,才开始逐渐衰落。
“跟着董耀会再走长城”团队8月6日到达甘肃省山丹县,7日去了龙山段明长城和峡口古城。山丹境内的明长城由焉支山北的平原走向西北,是甘肃境内保存较好的地段。焉支山当地称为大黄山,定羌庙至丰城堡段长城地势险要的峡口,是山丹县境内长城要冲之地。峡口有一块“锁控金川”摩崖石刻,位于峡口村石峡谷东侧。摩崖石刻上的文字,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刑部给事中陈棐所书。
峡口关也称“硖口关”,三面环山,北依龙首山,东临焉支山,南望祁连山,为甘凉古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在长达2.5公里的山间峡谷,最窄的地方被古人形容为“车不并驾,骑不双辔”。这条古道很不好走,据《甘肃通志》载:“城周三里,设兵戍守。峡口路仅里许,皆乱石,高低曲折,人马皆艰。”
很多文献都对峡口的险要有过描述。《甘州府志·口隘》记载:“峡口营,即石峡口堡,大黄山立于南,合黎山尽于北,岭难设险,墙不胜防,但恃墩军为左右望耳。且源泉无本,幕井常干,前明于边墙起止斩断山崖,筑堵设沟,仅为北面之防。”“幕井”指的是军用的井。杜甫曾有诗句:“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摄影家陈淮对河西走廊明长城非常有研究,他家保存着一块明万历三年的石峡口堡门匾。
峡口在汉代被称作“泽索谷”,为匈奴占据此地时起的地名。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泽索谷之名中的“泽索”之意。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击败匈奴之后,相继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峡口之地隶属张掖郡。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泽索谷置日勒都尉,并于泽索谷北(今峡口古城处)建城屯兵,成为日勒都尉的治所。《汉书·地理志》记载,泽索谷“自姑臧(今武威)西北出张掖,其间有大岭。度岭而西,西郡当其要岭,谓删丹岭也”。这里所说的“大岭”,就是今天山丹的焉支山。
唐朝时在峡口这个地方,设置了和戎城。戎是指兵器、武器,也代表军事和军队。和戎,即化干戈为玉帛之意。明清两朝,峡口关也是军事重地,同时兼有保障商旅和驿传安全的任务。明代魏焕《皇明九边考》记载:“峡口驿向东六十里至永昌卫,再五十里至水磨川驿,一百四十里至凉州卫;向西五十里至新河驿,再五十里至山丹卫,一百三十五里至甘州城。”
峡口在明朝属于山丹卫,《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堡寨》记载:“山丹卫领堡一十有六”,其中就包括“石峡口堡”。《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军制》记载,山丹卫“原额兵六千七百七十名,实际一千五百五十一名”,其中石峡口堡就有“轮戍兵常额二千二百二十八名,实在兵七百零二名,其中骑兵六百三十七名”。不知为什么原额兵数与实际兵数相差如此之多。明代文献讲到兵员缺失原因,用的四个字是“事故逃亡”。
从文献记载可知,驻守石峡口堡的军队定额,占山丹卫全额的三分之一。峡口驻军的实际兵员,却已经接近山丹卫总兵员的一半。
这条文献记载的另外一点也很重要:石峡口堡702名军人中,骑兵就有637名。基本上除了后勤人员之外,全部作战人员都是骑兵,从这一点可见明朝时峡口关防御的重要程度有多高。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峡口驿升格为守备,由奋威将军王进宝镇守。雍正七年(1729年),还将城的等级由守备升为都司。峡口堡一直到清朝末期仍在使用,最后一任都司戴尚武,1936年去世的时候已经年逾八旬。
我们之前到峡口古城时,村民家曾保存着一块原来镶嵌在城门上的石碑,上书“石峡口堡”四个大字,落款是小字“钦差领都司衙门戴尚武”。兰新公路开通后,商旅和行人都改走新路,峡口古道失去了交通要道的意义,才开始逐渐衰落。
峡口古城现保留有砖砌券拱的西城门,城内还有一座过街楼和一些古民居。1996年,峡口汉明长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峡口古城为国保单位的一部分。2008年敦煌研究院出资,对古城西城门和过街楼进行了保护维修。
现在峡口村里只剩下很少的老年人了,年轻人大多已经搬到城里去住。我们四十年前徒步考察长城时,古城里住的人还很多,还能听到老一辈人讲北宋征西大将军狄青的故事。如今古城内不少房子已经破败,有一些院墙和房子是20世纪60年代拆城墙的青砖垒砌的。期待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能使古城焕发出新光彩。(董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