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大家议,没事儿一起玩儿。这种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和向往?
9月20日下午,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海建里社区,十多位居民陆续来到社区“睦邻客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立云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议海建里小区围墙翻新维修的问题。
“那个围墙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刮风下雨的时候,我们都不敢从围墙边上走,确实需要翻新维修了。”居民陈建辉的一番话,引发了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像商量家里的事儿一样,为翻新工程出主意、想办法。张立云认真记录的同时,不时插话交流。
现在很多小区,对门不相识、上下楼见不到面几乎成为常态。如何增进邻里感情,让陌生的邻居变成“睦邻”,加强和改进社区治理,“睦邻客厅”提供了新的思路。
9月20日,海建里社区“邻里日”,大家在“睦邻客厅”议事,参观社区老党员的红色收藏展。 段菲摄
让陌生的邻居变成“睦邻”,要畅通互相认识、沟通的渠道。今年8月20日,海建里社区“睦邻客厅”落成,每个月的20日还被定为社区“邻里日”。在这个“客厅”里,居民可以读书看报、休闲娱乐、聊天讨论。随着交流的增多,人们越来越熟悉,邻里情谊也越来越深厚。
让陌生的邻居变成“睦邻”,要关注、解决居民身边的实际问题。小区里的各类问题,人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说说,社区管理者也愿意在这里听听各种意见建议。居民之间有了矛盾,“客厅”里有专业调解员,为维护邻里关系增添了黏合剂和润滑剂。有了这个“客厅”,社区越来越成为居民共同的家,实现了大家事大家议,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让陌生的邻居变成“睦邻”,要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为方便居民,海建里社区将“睦邻客厅”的钥匙交给居民,做到“我家大门常打开”。充分的信任让居民珍视并自觉维护“睦邻客厅”,真正把自己当成了社区的主人。
小客厅,大作用。对此,张立云深有感触:“有了‘睦邻客厅’,大家在沟通交流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我们工作起来更顺畅,社区也更和谐更文明。”
“其实大家都愿意有一个和睦的邻里关系,大家像亲人一样相处。是‘睦邻客厅’拉近了人们心与心的距离。”居民王满贵高兴地说。(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