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乡村振兴有新品 | “山螃蟹”上市啦

9月19日,国良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展示从稻田里捕获的螃蟹。河北日报通讯员 王宗有摄

9月16日20时,夜色中的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前白枣山村村南一派热闹景象,人们打开汽车车灯、戴着头灯,手里提着桶、拿着抄网,在国良家庭农场的稻田边搜寻着他们口中的“山螃蟹”。

“妈妈,快看!我抓到啦!”10岁的张雨檬手拿小抄网,兜住一只螃蟹后兴奋地喊道。妈妈王颖迅速用桶接住。看着桶里的螃蟹,母女俩乐开了花。“让孩子自己抓螃蟹,不但有玩耍的快乐,还有收获的喜悦。这一趟没白来。”王颖说。

“昨天开始出螃蟹,当天就有不少游客来抓。螃蟹晚上活动,人们也大多是晚上来。”国良家庭农场的主人陈国良说,正值螃蟹成熟季节,又恰逢中秋节放假,这两天晚上农场里像赶大集一样热闹。

前白枣山村地处深山。在这里养螃蟹,咋想的?

“这事儿得从我儿子陈德辉说起。”陈国良说,陈德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去年春节,他跟家人说有返乡创业的打算。

儿子要返乡创业,当父亲的肯定支持。在商量具体做什么时,陈德辉提起有个同事是辽宁省盘锦市的,家里种稻养螃蟹。这让陈国良眼前一亮,想起了村南的百余亩土地30多年前也是水稻田,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种稻养螃蟹?

年后,陈国良成功流转百亩土地,并改成了稻田。当年5月,国良家庭农场的稻蟹立体种养开始运行。

60多万元钱投进去了,可父子俩一没技术二没经验,咋整?

“学呗!”陈国良说,他们多次到盘锦、五常、承德等地考察学习,同时专门从盘锦请来有经验的种植养殖户教技术。

去年秋天,螃蟹成熟上市。良好的销售情况让父子俩更有信心了。

“因为经验不足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陈国良说,水稻出现倒伏现象,不仅影响了产量,螃蟹还顺着倒伏在围挡上的水稻跑了不少。

“螃蟹‘精’着呢,总想‘逃跑’。”陈国良笑着说,他甚至还看到过螃蟹试图以“叠罗汉”的方式翻越围挡。

今年5月,新一轮种养开始。选择新的水稻品种,加大水稻种植区域与围挡间的距离……父子两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螃蟹养殖更加上心了。

“今年的水稻长得低还壮,没有出现倒伏,颗粒饱满。没了倒伏水稻的‘帮助’,螃蟹也跑不出去了。”陈国良说,今年的螃蟹养得更好了,到中秋节前几天,公蟹已长到三两半重,母蟹已长到二两半重,都可以上市了。

“游客捕捞已经卖了将近8万块钱了!螃蟹可以卖到国庆节,估计一共能卖50多万块钱。加上卖水稻的收入,今年肯定能回本。”26日中午,陈国良打电话告诉记者。(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