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现场评丨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成长

9月15日,天高云阔,金风送爽。正定县曲阳桥镇周家庄村稻蟹养殖基地,稻田泛黄,田野铺金,阡陌蟹塘,丰收在望。

田间栈道上,一群参加研学之旅的小学生,有的俯身观察水稻长势,有的玩起了抓蟹比赛,脸上漾着欣喜与兴奋。这里的水稻一年几熟?螃蟹会不会啃坏水稻茎秆?面对孩子们的各种疑问,基地工作人员高红一一解答。

9月15日,周家庄村稻蟹养殖基地,参加研学游的小学生在近距离观察水稻。通讯员高红摄

曲阳桥镇历史上曾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地重现昔日“北方小江南”盛景。位于该镇周家庄村的稻蟹养殖基地,以市场思维引入运营主体,依靠稻田和螃蟹发展研学游,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多了一个飘着文化味的“金饭碗”。“今年5月以来,研学的客流量已有上万人次,这碗‘研学饭’吃得越来越香甜。”基地负责人康利梅笑逐颜开。

一片稻田何以带旺研学游?密码在于其能实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双向奔赴。周家庄村稻蟹养殖基地开发的研学游,不仅包含插秧、捕蟹、割稻等实践活动,更有农耕文化讲解、水稻写生、自然科普、运动竞赛、手工制作等拓展项目。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体验感,能让学生在“诗与远方的田野”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收获成长。一场研学游,让来自石家庄市长安区的小学生孙浩杰收获满满:“书本上的知识呈现在眼前,可感可知、立体形象,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研学游,“游”是载体,“学”是目的。“寓学于行、寓学于游”的研学游集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特点于一身,有效衔接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我省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俗风情,在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打造知名研学品牌上大有可为。深化旅游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研学游项目,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全方位感知可爱的河北,既是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擦亮“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金字招牌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室里,书本是孩子们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孩子们的书本。积极整合文旅资源,推出更多研学精品路线和精品课程,定能让更多孩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成长。(河北日报记者 康乾)

10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