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董耀会长城日记⑤ | “山那么高,你们真能走吗”

站在燕山一带的长城上向南俯瞰平原,更显长城之险要。经常有人问我:“山那么高,你们真能走吗?怎么走的?”我回答:“古人能把长城修上去,我们怎么就不能走上去呢?”

2024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也是我们徒步考察长城40周年。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我和同伴从山海关出发走到嘉峪关,历时508个日夜,完成了首次徒步考察长城之旅。“跟着董耀会再走长城”,也是源于40年前的那次长城徒步考察。大家希望我在走长城的同时,也多讲一讲我的传奇人生,讲述一下走长城的故事。

记者们曾经问:长城最不好走的地方是哪里?

我们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一路向西,最开始走的是燕山段长城。这段长城丛林密布,也是走长城这一路上最不好走的一段。

为什么走这一段最困难?因为燕山山脉非常独特,其地质构造在世界上来说也是少有的,整个山脉没有一条完整的主脉,这是亿万年地质运动演化的结果。燕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山的海拔不是很高,但是相对高度较高。长城在山上也是东西走向,但是地表的水系却基本是南北走向,就是北经山川、流入大海。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水系都纵向切割燕山,大小河流流经山谷,山口能走水就能走人。所以燕山山脉的长城,修建了很多密集的关隘。为了封堵这些关口,长城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走起来特别累。

我们是5月份开始走的,燕山已经进入了初夏季节。路非常陡峭,树林和草丛也比较茂密,一天走不了多远。

我和吴德玉当时就有一个约定:每天从出发开始就一直走,中间别老坐下歇着。因为走的时间长了就容易疲惫,有身体的疲惫也有精神的疲惫,一疲惫就想坐下来。其实,你觉得自己承受不住了,跟真正承受不住了,不一定是等量关系。你觉得已经累得不行了,需要坐一会儿,刚开始坐10分钟,后来坐半小时,顺着这个惰性的方向,就会越来越懈怠,到最后崩溃了,就别走了。

我们俩都有这样的痛苦周期,坐下以后就不愿意起来。这个过程怎么解决?如果无限期地这么延下去,走长城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只能下定决心。既然坐下就不愿意起来,那不坐下行不行?决定不坐下,不就不想这个事了吗?所以我们就约定,从每天早晨出发之后,到中午吃饭之前,尽量不坐下休息。走的时候可以慢一点,但中间不能坐下。我们带上一顿饭在山上吃,中午吃饭的时候再坐下来休息,这样慢慢也就挺过去了。

我们走长城的时候常常会想,古人在如此险峻的山上修建长城,其难度之大显而易见。站在燕山一带的长城上向南俯瞰平原,更显长城之险要。经常有人问我:“山那么高,你们真能走吗?怎么走的?”我回答:“古人能把长城修上去,我们怎么就不能走上去呢?”

这次“跟着董耀会再走长城”活动,河北日报的青年朋友对我和老伴非常照顾。记者们常问:当年你们一路吃住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当时吃住都在长城沿线的老乡家。时光流转,长城沿线的关口和城堡都演变成村庄了,所以我们每天就住在老乡家。晚上在老乡家吃一顿晚饭,第二天起来吃早饭,再带上一顿中午饭。

很多人也曾问过,我们这一路需要准备些什么,包括花了多少钱。的确,我们准备走长城这件事情,有知识的储备、体力的储备、装备的储备,也包括钱的准备。刚开始的时候,走到长城沿线的村庄时,在吃住方面会花比较少的一点钱。之后基本上在农村住宿都不要钱了,吃饭花钱也特别少。那时候的农村叫“吃派饭”,即城里干部到农村工作时,会被安排到某个村民家吃饭,吃完再支付一定的钱和粮票。我们当时通常是三毛钱二两粮票,有的地方只要两毛钱。你在那儿待一天,吃两顿、三顿饭都是这个钱。

长城沿线的老乡特别朴实,他们觉得我们这么风餐露宿、抛家舍业不容易,给钱许多人都不要。当时很多老乡家里头就是一条大炕,人家有几口人,再给我们挤出一块地方来。有时候也住在大队部,我们都不带行李,盖的都是农村的被子。一路上不能带太多东西,因为负重不能太大。一开始我们背了不少,后来逐渐卸掉了一些,把绳索、帐篷这些都寄回去了。原来的军用雨衣也非常沉,后来就换成塑料雨衣,反正就是尽可能地减轻负担。实际走的时候发现,这些东西用处也不多,因为我们并不露宿,老乡家成为我们的“大后方”。(董耀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