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有限 循环无限
——石家庄“无废城市”建设一线见闻
图为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打造的花园式绿色工厂。石家庄日报记者王宠摄
堆积如小山的建筑垃圾、装修换下来的旧沙发、物品包装袋……看似无用的废弃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
当前,在石家庄,一场全民参与、变废物为资源的变革正在进行。很多垃圾“摇身一变”,成为可利用的再生产品,重新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固废垃圾变废为宝
走进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寨水泥),道路两旁绿树葱郁,后面是整洁明亮的办公楼、生产车间。行走在厂区内,看不见漫天扬尘,听不到震耳噪声,也闻不到特殊气味。
在曲寨水泥建筑垃圾处置车间,记者看到一垛垛刚刚生产的透水砖正在打包。这些看似寻常的透水砖背后却藏着废弃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小秘密。
“一垛透水砖大概能消纳2.3吨的建筑垃圾,这种砖广泛应用于广场、公园等地路面的铺设,有很好的透水性,抗压强度更是达到了50兆帕以上。”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行政副经理胡会杰说。
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建筑垃圾技术改造项目,曲寨水泥实现了建筑垃圾终端高值化利用,一部分应用于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一部分制成了广场便道砖,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无废企业’经营模式,推进厂区的环境整顿和清洁生产工作。在原有厂区土地内、不新建厂房和不增加水泥产能的前提下,利用空闲厂房和部分设备,购置给料预处理设备、破碎筛分设备等,预期实现建筑垃圾100%资源化利用。”胡会杰说。
曲寨水泥是石家庄市首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并引进环保脱硝项目的水泥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双重认定的“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无废企业”。
目前,该市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6家、省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2家、省级及以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等。
探索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回收有新解
近日,家住桥西区盛世华庭竹溪园社区的成圆提着几个纸箱子,来到小区内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自己创建的账户,并在屏幕上选择要投入的垃圾种类。随后,回收箱箱门自动打开,成圆将纸箱子投入箱体。投递完毕后,系统自动称重,成圆看到她的账户上多了1.2元。
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为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实效,从源头上杜绝可回收物混入生活垃圾现象的发生,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我市积极推进‘两网融合’模式,将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为可回收物寻找最优归宿。”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物外,旧家具等大件垃圾的处理方式也成为“两网融合”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石家庄市推出了废弃沙发、床垫、衣柜等大件垃圾的收运处置及综合化利用业务,正式启动了大件垃圾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破解了废弃大件垃圾的收运难题,目前已初步形成定时收集、密闭转运、再生利用的收集转运模式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石家庄市推广“互联网+可追溯”鹿泉区农药包装回收试点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农药销售及农药包装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利用进行全程监测,实现闭环管理,提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重点推广小麦秸秆切抛还田、打捆等技术,全面做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此外,该市还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深化推进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1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和4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
激活“无废细胞”,让家园更美好
荣鼎天下园小区是石家庄市第一批创建的“无废小区”之一。所属联盟街道以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多渠道发动居民参与“无废小区”创建,潜移默化地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居民自觉形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为了将“无废”的理念贯穿居民小区日常管理全过程,石家庄市深入开展“无废小区”创建工作,2024年完成“无废小区”创建不低于175个,到2025年底,该市将建设“无废小区”350个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从“细胞”养成开始。小区、学校、机关,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看成是城市的“细胞”。
石家庄市明确“无废细胞”建设标准,通过聚焦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组成单位,多点打造“无废机关”“无废乡村”“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商场”“无废景区”等特色“无废细胞”工程,持续推动全社会提高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意识。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唐东彪表示,该局将会同市直相关部门持续做好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石家庄日报记者 王宠)
(转自《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