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访谈丨访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俊华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俊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教育系统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各项改革部署落地?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俊华。

记者:《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请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谈谈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思考和规划。

王俊华: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将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教育发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我们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课题,围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功能,按照党建引领保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4”教育改革思路,既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9月3日,井陉县南峪镇台头小学,幼儿班老师许小花正在为孩子上绘画课。河北日报记者 贾恒摄

记者: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方面,省教育厅将如何积极作为?

王俊华: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实施“公办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民办高校党建提升工程”“中小学校党建强基工程”,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强12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开展大中小学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实现高校与实践基地结对全覆盖。

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入开展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促进行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

记者:对于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新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如何下好教育“先手棋”?

王俊华: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日益凸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未来,我省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指导各类高校明确发展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完善“双一流”建设促进机制,聚焦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强化资金支持。

大力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等,对接我省12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预测研究,逐校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发挥好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作用,深化校际、校地、校企、校所合作,打造校城融合、科教融汇、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打造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高地,提升河北高等教育在全国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改革科技创新模式,面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发挥学校科研、人才优势,广泛联合省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优势创新力量,组建政企科校创新联盟,组织重大专项,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切实转变“重论文、轻转化”倾向,深入实际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聚焦河北企业生产一线实际技术需求、技术难题,遴选一批产学研合作专项。启动建设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服务平台,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率。建立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机制。

记者:如何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王俊华:职业教育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畅通人才成长通道,积极探索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稳步扩大3+2、3+4、2+2+2和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贯通办学规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路径选择。

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加强对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县域产教融合聚合体建设,加强与地方、部门、行业合作,共同研究推动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