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看到“活起来”的长城走进生活的更多方式
“万里长城第一门”变身文化新IP
【长城名片】
大境门
张家口是全国长城修筑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境内长城前后跨越2000余年,全长超过1800公里,分布广泛、形制丰富,被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
张家口长城看点多,其中,大境门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关口。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境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
7月8日拍摄的张家口大境门。 记者张昊摄
塞外山城张家口,东、西太平山遥相对望,一道雄关横亘其间。这里,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大境门。
与常见的“门上建楼”形式不同,大境门城门顶部的平台上没有任何建筑,与长城浑然一体。登上城门,放眼四顾,顺山势而建的长城蜿蜒如带,气势恢宏。
大境门的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气势豪放,笔力苍劲,不少游客在大境门前拍照“打卡”。
“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的大境门,是塞外山城张家口的地标与名片。”7月8日,记者随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来到大境门。他告诉我们,大境门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长城“四大关”,是其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
“40年前初到大境门时,城墙周边遍布民居,烟火气很浓。”董耀会回忆,“通过交谈,觉得当地人很热情、善于交朋友。这和他们的先辈早年在张库大道上做惯了生意有很大的关系。”
7月8日,董耀会(左)与本报记者在张家口大境门交流。记者张昊摄
大境门段长城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防御北方游牧势力的军事工事,同时也是农牧互市贸易的重要场所。为便于中原与草原通商,清朝统治者在这里修建了宽阔的大境门。此后,这道门便逐渐成为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经济文化交流的舞台,传奇商道——张库大道由此兴起。“大境门的‘门’字,恰恰蕴含着与商贸直接相关的开放交流意味。”董耀会说。
“老伙计,你还好吗?”抚摸着大境门的红漆门板,董耀会告诉我们,40年前他初到大境门时,见到的就是这两扇厚重的门板。
事实上,这两扇门板,在万里长城大型关隘、城门中,是唯一的清代原装门板。
“像这样的旧物,在今天的长城沿线已经不多见了。”董耀会指着大境门内侧墙体上的印迹告诉我们,当年他经过时,这里遍布贴墙加盖的民居,如今都已拆除,可红漆斑驳龟裂的原装门板却保留下来了,“长城修旧如旧也是一门学问”。
从大境门穿门而入,是“明德口街”。这条特色商街上,人来人往,呈现一幅古香古色、古今交融的市井图卷。
5个套色印章,按照顺序依次盖下,便形成一个有立体感的大境门景观图案。在一家名为“司木集”的文创店内,游客们排着队在明信片、“通关文牒”等上面盖章。
董耀会也被货架上依托大境门、长城等元素设计的摆件、杯子、雪糕等文创产品所吸引。“趁着暑期放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大境门游玩,店里的生意也特别好。”店铺负责人刘磊说。
7月8日,游客在张家口大境门前合影留念。记者张昊摄
“几百年前这里更加热闹。”大境门景区讲解员刘雯说,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正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当时名为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
“当时,大境门内外商号店铺林立,张家口外牛、马、骆驼成群,各种货物堆积如山。”董耀会对这段历史也很熟悉,他说,大境门的开通,促成了张家口及周边地域经济的空前发展。
“‘明德口街’旨在再现当年大境门商贸情景。”同行的张家口市长城保护管理处副处长许珊珊告诉我们,他们按照历史布局,规划了商业步行街区、广场区等,努力还原明清时期历史原貌。
蔚花园元宇宙乐园、莜面民俗馆、境门之镜换装照相……在“明德口街”上边走边看,这里不再是嘈杂的马市和皮毛集散地,而是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长城文化主题展示区,融合着传统与时尚,穿越时空,贸易再盛。
“当年大境门辉煌商贸情景,被赋予了符合现代人接受特点的呈现方式。”董耀会说,大境门虽不再是贸易通道的起点,却正在成为张家口新的文化IP。
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等东风,张家口积极打造“长城文化+旅游+现代商业”新IP,让人们看到“活起来”的长城走进生活的更多方式。
“除了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复大境门城台、西境门、大境门东西两侧城墙和敌台,建设‘明德口街’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还在建设西太平山长城保护主题展示带、来远堡特色展示点等。”许珊珊说,这些将重点展示张家口长城文化蕴含的边塞文化、商贸文化和民族融合文化内容,“点亮”大境门这一万里长城和万里茶道的重要交汇点。(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 王雪威 李艳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