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科技小院走出麦田合伙人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刘荣荣在讲述《科技小院走出麦田合伙人》。河北日报记者赵威 贾恒摄

您刚才看到的这段画面是今年6月5号,曲周县王庄村“绿色吨半粮”试验田的测产现场。

一亩地1400多斤,这个产量对于盐碱地来说,相当了不起!

承包这块试验田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走出的四个高材生,叶松林、郝展宏、冯小杰和蔡东玉。他们中有一位博士后、两位博士和一位硕士。

发现四个人合伙种地的故事,其实很偶然。

去年,我在邯郸曲周县蹲点调研时,听说几个农大学生放弃北京的工作跑回来种地,好奇心让我走近他们,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追踪。

四个90后高材生,为啥要来曲周种地呢?这得从2022年5月说起。

那是一个晚上,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宿舍里,火锅冒着热气,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闹。

论文上说这个技术能增产10%,那个能增产15%,农民为啥不用?

还有的技术在试验田里效果那么好,到了农民地里咋不灵了?

一阵沉默后。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包块地种种试试,把真正好用的技术找出来。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冲动。他们中有学农机的,有研究灌溉的,有搞农艺的,农业技术难不倒他们。

可真干起来,不容易。

搞农业,投入大,种子、肥料、农机哪哪都要钱。他们跑银行、跟亲戚朋友借,光贷款就背了几十万。

为了省钱,播种、施肥、打药,全都自己干。几百亩地铺滴灌带,早晨四五点,他们就在地里忙上了,中午在地头扒口饭,一直到半夜30几度的高温,几天工夫,胳膊全晒爆了皮。

比起和地打交道,和人打交道更难。有的农户签完合同拿了钱,临播种前突然变卦了,弄得他们措手不及。还有的农户死活不让破田垄,大型机器根本进不去。

恶劣的天气更是考验。去年麦收,一场冰雹让三成麦子颗粒无收;秋收时连降大雨,一半玉米减产……

旁人冷嘲热讽几个学生会种啥地

冯小杰的爸爸种了一辈子地,很心疼孩子:好不容易供你读到博士,为啥不好好找个工作?

困难挑战一个接一个,家里人也不支持,他们抗得住吗?

坐在田间地头,他们对我说出了掏心窝的话。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刘荣荣在讲述《科技小院走出麦田合伙人》。河北日报记者赵威 贾恒摄

郝展宏一直很乐观,他说:吃苦受累在科技小院早练出来了,农业很依赖经验,前几年赔钱有心理准备。

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冯小杰常想,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等老爸这辈干不动了,谁来种地?谁会种地?

老一代农大人在曲周改土治碱,把老碱窝变成米粮川。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鼓励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叶松林坚定地说:我们,得接过这一棒!

可这一棒,不好接。

这是学校实验室里的冯小杰,这是在地里播玉米的他。

这是刚到王庄的叶松林,这是我眼前的他。

两年时光,承包地从100亩到200亩,再到1000亩。四个人,黑了白、白了黑,他们变样了,地也变样了。

在千亩试验田,卫星导航播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10项技术落地。算算账,每亩地节水三成、节肥两成,还增产50多公斤。

比起这些数据,沉甸甸的麦穗更有说服力。

在测产现场,我看到这一幕。

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来了,有问品种的,有问灌溉的,有问病虫害防治的。

郝展宏热情地介绍经验,带动更多种粮大户了解技术、使用技术,正是他们种地的初衷。

省里的农业专家也来了。经过测算,专家宣布:724.55公斤!我省中低产田小麦亩产踏上一个新台阶。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的眼角湿润了。丰收的喜悦是短暂的,未来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他们。

科技小院的创始人张福锁院士很看好这四个小伙子。他说,曲周是个出经验的地方,绿色发展技术成熟了,可以在黄淮海平原5000多万亩土地上应用,乃至走向全国。

一次又一次采访,跟着他们下地,看着他们收获,我积累了几万字的笔记。

为了写好他们的故事,我们开了十多次讨论会,稿子改了几十遍。交稿的那天晚上,想起几个月前的谈话,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年轻人?就像他们一样,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更有脚踏实地的韧劲。

通讯刊发后不久,微纪录片也上线了。四个小伙子一下子火了,大家亲切地叫他们:麦田合伙人。

火热的七月,地里的玉米正使劲生长着。叶松林给我打来电话,三中全会上说,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让他们很受鼓舞。合伙种地这条路,走对了!

解民生、治学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他们,是田野上的新农人;他们,更是田野上的新希望!

刘荣荣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