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一水通航百业兴

廊坊市香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范有翼在讲述《一水通航百业兴》。河北日报记者赵威 贾恒摄

刚到香河工作的时候,在一次采访活动中,我看到了一项特别吸引人的非遗表演——安头屯中幡,表演者耍着数米高的中幡闪转腾挪,令人叹为观止!当时我就想,一个北方的小县城为什么会有如此充满漕运风格的文化表演呢?后来我才知道都是因为大家眼前的这条京杭大运河。

曾经的京杭大运河船舶往来如织,流经香河的北段更是起着沟通古代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作用,安头屯中幡就是隋唐时期香河段的船工们受到船帆启发而创造的一种文娱活动。

现在,我们从高空看,这就是安头屯中幡的诞生地——北运河,平阔如镜,宛如一条飘带,将京津冀三地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但之前的北运河可不是这样,早在20世纪初,北运河就已经断航,在断航的一百多年里,河道损毁严重,人文活动也早已消逝了。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保护好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如何保护好北运河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答题。

同年,北京与河北同步启动了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双方就河道的疏浚、拓宽、筑堤、景观等标准都进行了统一规划,为后续的航道联通做足了准备。

2022年6月24日,始于北运河,也兴于北运河的安头屯中幡因大运河京冀段的旅游通航再次起舞,就在现场的我却没能观看到这场精彩纷呈的表演。因为,我接到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在船上直播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仪式,能够见证北运河时隔百年再次通航,并让京津冀地区乃至更多地方的人们看到,这让我既紧张又激动。随着来自北京通州和河北香河的两艘游船相向驶过船闸,船上首批体验游船互通的乘客们,挥舞着五星红旗,鼓掌欢呼,向岸边的人群致意,脸上都写满了激动与欣喜。

廊坊市香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范有翼在讲述《一水通航百业兴》。河北日报记者赵威 贾恒摄

通航仪式结束后,我发了个朋友圈,“千年运河今日通,古今扬帆同此风”,配图是岸边扭秧歌大姨的笑脸,我想千年前北运河初次通航时,两岸的人们应该也是同样的欢欣鼓舞。

我们的祖先用了近千年修建北运河,不断拉近着京津冀之间的距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十年,现在的京津冀到底有多近呢?

在北运河不远的地方就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京唐城际铁路,通过这条铁路从北京站到河北香河站只需50分钟,再从河北香河站到天津宝坻站更是只需要13分钟。作为记者,我有幸参与了这条铁路的开通运营,当时我发了个朋友圈:轨道上的京津冀这句话是我当时看到航站图后的第一个想法。这条连通北京、河北、天津的铁路,真正让双城甚至三城生活变成了可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这十年里,河北与京津地区的联通铁路达到了25条,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十年间翻了一番,由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如今的2576公里,并且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至此,轨道上的京津冀已见雏形。

如果说铁路是交通网络的骨骼动脉,那公路就是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城市之间要想突破边界,二者缺一不可。在北京通州与河北大厂的交界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建设正酣。如何用协同的方式建一座联通的桥,这座桥就是答案。这座桥由北京通州与河北大厂共同建设,开创了京冀两地在重点工程项目中“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自开工以来,双方联手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这座桥即将在今年九月交付通车,为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再添快捷新通道。

现在的京津冀一小时除了通勤我们还能做什么?上天!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大兴机场动工兴建。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要的基础设施,如今乘坐城际高铁,旅客从北京西站、天津西站、雄安站到达大兴机场最快分别仅需28分钟、40分钟、19分钟。此外,草桥、固安、涿州、廊坊4地也分别建设了城市航站楼,将航空功能前移至周边城市,使大兴机场更好地融入了京津冀交通圈,将河北廊坊打造成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回望协同十年,京津冀水陆空路路畅通,一小时的距离已经从“能走多远”变成了“想走多远”。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地展其美。面向未来,河北人坚定地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如今,京畿大地激荡人心的发展故事仍在上演,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必将迈向新的辉煌!

 (范有翼 廊坊市香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