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阜城县马维义:“傻老帽儿”让村里越来越干净

每天清晨,在衡水市阜城县古城镇西马村,退休教师马维义都要骑着三轮车在村内街道、垃圾点、坑塘边转上一圈,发现垃圾及时捡拾,看到杂草及时清理。他既不是村里的保洁员,也不是村干部,但他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打造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今年70岁的马维义,从阜城县古城镇史庄小学退休后,一直在西马村居住。在多年的生活中他发现,现在村里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垃圾也增多了,随处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古城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发动村内退休教师、老干部等,倡导和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所有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马维义主动承担起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多次到农户家中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和明白纸,利用村内大喇叭广播和全村微信工作群宣传人居环境整治,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进行宣传。

马维义说:“让大家知道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做起,才能培养村民保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的习惯,引导村民把美化家园成为自觉行动。”

为切实把身边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带动起来,马维义处处做示范,带头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教育身边的孩子不乱扔垃圾。每天出门时,垃圾夹、扫帚和铁锨是他必带的三件工具,走到哪里,发现散落的碎纸片、塑料袋等垃圾都及时捡拾清理。

“刚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背后说我是一个有退休金的老师,还到处捡垃圾,真是一个傻老帽儿。”马维义说,“我不在乎,时间长了,大家知道我是在维护村内的卫生环境,也明白了村庄环境离不开每一个人,也就自觉清理家门口附近的垃圾了。”

他还志愿做起了村内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定期检查村民的门前“三包”情况、固定垃圾点和村内坑塘周围卫生情况等,看垃圾是否入桶、是否有乱倒现象,看垃圾是否及时清运、是否有溢出现象,检查坑塘是否有漂浮垃圾、凉亭边是否又长出了杂草,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村民和向村两委班子汇报,督促立即进行整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马维义的影响下,村民清洁乡村意识明显提高,村里乱丢垃圾现象少了,村容村貌越来越干净整洁。

        李晓阳 王海霞 范文义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编辑 彭振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