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经济

政法

观点

深度

社会

教育

生活

文体

天下

地方频道



数字经济



金融


布谷丨多年父子成兄弟

作家汪曾祺出身于江苏高邮一个富庶家庭。他的父亲名叫菊生,农历九月初九出生,字淡如,取“人淡如菊”之意。

父亲多才多艺,刀枪棍棒拿得起,吹拉弹唱玩得来,还会扎花灯、糊风筝、绘画刻章等。身边留存着父亲制作的养金蛉子的玻璃盒、镂空的西瓜灯、用胡琴老弦放的蜈蚣风筝等,难怪汪曾祺留恋地说:“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汪家祖传医道,父亲擅长治眼疾,在地方上人缘很好,经常周济穷人。对待家人,父亲更是关爱有加。汪曾祺曾写道:“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一晃,汪曾祺上了中学,父亲却变得不像父亲了。汪曾祺如此描述:“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母亲在汪曾祺三岁那年因病去世,小时候,汪曾祺都是父亲带着睡觉。父亲告诉他,半夜醒来,他总是会笑。近四十年的相处,汪曾祺对父亲印象很深,父亲对他的影响也很大。汪曾祺晚年还说:“我很想念我的父亲,现在,还常常做梦梦见他。”

汪曾祺从小在高邮城里生活,虽然是富家少爷身份,却时常能接触尘世烟火,领悟人情世故。其文学艺术修养,也更多地来自家庭环境。汪曾祺喜欢读书写字、唱戏画画,显然得益于家学渊源,这些也为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汪曾祺五岁入学读书,此后,家里一直支持他四处求学,即使是在战乱时期,汪曾祺也不怕艰苦,辗转借读于淮安、扬州与盐城等地的中学。难得的是,父亲非常关心汪曾祺的学业,但从不横加干涉。汪曾祺从小就偏科,国文成绩稳居全班第一,每当他的作文得到老师好评,父亲就会拿出去到处给别人看。可惜,他的数学学得实在不怎么样,父亲并不责怪,只说,能考及格就行了。

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汪曾祺为人洒脱,处事随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闲适气质。父亲没有走上仕途,喜欢优雅清静的生活。汪曾祺也仿佛是一位隐居在市井里的雅士,他的写作绝非为了名利,而是要给这人间送去一点小小的温暖。

几十年过去了,饱经风霜的汪曾祺也成了父亲、祖父。像从前一样,汪家的生活氛围还是那么和谐融洽,晚辈在长辈面前,甚至可以“没大没小”。汪曾祺认为:“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儿子汪朗渐渐长大,谈过几次恋爱,汪曾祺倒没有不闻不问,而是“闻而不问”,就是只了解不干涉。最终,儿子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顺利地结了婚。

汪曾祺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家庭,更应当充满人情味儿。儿子、女儿甚至小孙女,都称呼汪曾祺为“老头儿”。汪曾祺对此也不生气,但偶尔对他们的“欺负”会表示一点不服。他说,自己将来会进文学史的,因此,要对他客气点儿。可是,家里人却笑话说:“老头儿,别臭美了。”

此外,汪曾祺还认为,做父亲的要保持一点童心,这样才能和自己的子女更好地交流。自由、平和,汪曾祺的家风和文风都有这样的特点,而且一贯如此。(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