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张北县残联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助残暖冬”行动。图为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残疾人上门讲解网购注意事项。张北县残联供图
送物资、结对子、讲政策……连日来,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全国各级残联吹响“助残暖冬”行动集结号。
2024年春节到来前夕,中国残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基层一线特别是受灾地区困难残疾人群众中去,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助残暖冬”活动。“助残暖冬”,这一起源于河北的模式何以“出圈”,在全国残联系统推广?
发挥专门协会作用 各级残联精准帮扶
“天气越来越凉,有人家里日子难,咱看看能帮上点儿啥忙。”2007年年底,时任石家庄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的甄洪涛与2个同事合计怎样帮助困难肢残人温暖过冬。他们联合各县区协会了解困难群体需求,联络爱心超市筹集物资,一场“暖冬行”很快准备妥当。
3个人,1辆面包车,带着米面油、棉衣棉被,整个冬天,甄洪涛一行一次次出发,跑遍了石家庄市所有县区。
“你是怎么来的”“你也能自驾出门”“你都做过啥工作”……当甄洪涛坐着轮椅出现在一户户困难重度肢残人家里时,这是他最常被问到的几句话。
“当他看到我们命运相似,能更彻底地敞开心扉,再看到我出入自如,活得有声有色,无形中就会受到激励。”在甄洪涛看来,同类别协会走到残疾人身边,更能增进心理认同及情感接纳。
“‘助残暖冬’行动最初由石家庄市肢残人协会发起,是从专门协会里‘长’起来的。”省残联组联维权部主任雷霄介绍,过去一年,省残联广泛发动各级各类专门协会力量,市县各专门协会主席带队,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不断充实完善重点访视名单,汇集他们的真实生活需求愿望。
据统计,2021年以来,河北省“助残暖冬”行动已累计募集款物2100万元,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7万余人次,把温暖和关爱送进了千家万户。
“我们还充分发挥村(社区)残协和专职委员触角作用,进一步摸清困难重度残疾人底数。”雷霄介绍,目前,今年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村(社区)残协建设全覆盖,51386个村(社区)残协配备52000余名专职委员,为做好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送政策入家、送信息入户、送温暖入心,在“助残暖冬”活动中,河北各级残联详细了解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将问题列入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残联推动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89件次。
用好社会化工作方式 凝聚强大助残合力
为让全省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2021年,省残联将“助残暖冬”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把走访慰问对象拓展到全省困难重度残疾人,走访主体也由专门协会扩展到全体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助残暖冬”逐步成为全省性助残品牌。
放眼河北,各地结合实际,创新组织实施,好经验做法持续涌现。
保定市残联将“助残暖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投入资金535.35万元,惠及困难残疾人家庭7911户;秦皇岛市残联会同财政、民政、助残公益组织等,合力实现困难残疾人走访慰问全覆盖;邢台市聚焦残疾人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推动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7100余件……
“省残联还把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借助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平台多渠道筹措物资,持续开展企业家助残活动,志愿团队帮扶活动,为扶残助残工作提供更有力支撑。”雷霄介绍。
近年来,河北“助残暖冬”行动从单一依靠财政资金,到动员爱心企业捐助,再到链接公益组织及志愿团队的助残服务,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不断整合,募集物资款项逐年增多。
记者了解到,仅2023年,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募集资金款物2064万余元,开展“善立方”助残公益项目37个,惠及残疾人8万名,社会助残力量进一步壮大。
“接下来,我们要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加大走访力度,开展精准帮扶,让关心关爱直达困难群体。”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贾永清告诉记者,省残联将编制帮扶政策清单,推动建立企业家助残联盟制度,提升“助残暖冬”行动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更好为残疾人群众纾困解难。(河北日报记者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