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经济

政法

观点

深度

社会

教育

生活

文体

天下

地方频道



数字经济



金融


石榴花开·媒体走基层 | 河北:唱响民族一家亲 共谱社区团结曲

近年来,我省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下大力抓好社区这一基本单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开创了社区民族和谐、邻里和睦、群众和乐的新局面。

创新载体 共治共享

在唐山市路南区惠民道街道惠民园社区的活动室,惠民之声艺术团正在排练合唱、舞蹈等节目。只见她们身着鲜艳的红色长裙,一字排开,精气神儿十足。这样载歌载舞的场景在社区经常上演。团长潘小艳介绍,惠民之声艺术团的成员来自多个民族,大家聚在一起,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把各民族的舞蹈元素都融入进来,为群众带去了快乐,也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惠民园社区有2万多居民,包含汉族、满族、回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社区办公楼的三楼是居民们常来打卡的地方,这里有一间精心打造的“民族团结”展室。

展室设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进行宣传解读。惠民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树娟介绍,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唐山市、路南区民宗部门多次现场指导并给予经费支持。

同时,依托社区党建文化广场,惠民园社区因地制宜打造了“石榴花开”主雕塑、民族团结景观小品,引导各族居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依托“我们的节日”,惠民园社区适时组织开展迎新春、学雷锋、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娱活动,为各族群众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增进了各族群众间的了解和认识,营造出团结进步、相亲相爱的家园氛围。

用大爱做小事 助推社区治理

惠民园社区将民族工作关口前移,主动上门联系服务,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住户、辖区单位、商铺门面挨家挨户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核实社区人口情况,并进行动态更新和管理。

在走访中,惠民园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居民巴广友年纪大了,身体基础病较多,还需要定期透析,所以每隔一段时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就会到巴广友家里为他检查身体。

让巴广友印象特别深刻有这样一件事儿:那回他要去透析,但天气不好,交通工具也不方便,这可让巴广友犯了难。情急之下他给社区打电话求助,社区的工作人员二话不说,立马送他去了医院。“我觉得社区的工作人员比我的孩子还亲,我就把社区当成我的第二个家。”每每说起这事儿,巴广友就感动不已。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惠民园社区还依托社区志愿者队伍,组建“初心社团”,涵盖螺丝钉服务队、听诊器服务队、和平鸽服务队、金剪子服务队、平安扣服务队、红领巾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团队和“桑榆”智囊团(民意协商团),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民事调解、健康咨询、安全防护、亲情慰问、扶贫济困等暖心服务。

“初心社团”团长刘璐介绍,志愿服务队会定期到需要的居民家中服务,为他们免费理发、开展义诊等,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辖区各族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和关心。“用大爱做小事”,成为推进社区治理的助推器。

惠民园社区还制作了爱心联系卡,透过网格化管理的亲情化服务、心连心服务,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共同为各族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把居民们的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我们的社区工作就服务到家了。”惠民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树娟说。

创业社区帮 孩子社区管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廊坊市广阳区新开路街道运通家园社区坚持“1234”工作法,明确“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一个工作目标,依托工作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两大平台,围绕情感融合、文化融合、利益融合三个方向,开展创业就业、解困帮扶、矛盾调解、健康保障等四项重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桃子看着真不错,给我来几个。”走进运通家园小区的一家干鲜果品店,各色水果新鲜水灵,码放得整整齐齐,店主李淑稳正笑盈盈地忙着给顾客称重。她对笔者说,“生意很不错,多亏社区的帮忙。”

前些年,爱人随单位搬到廊坊,李淑稳则带着孩子留在东北老家,只有在寒暑假才能一家团聚。想要结束两地分居,但就业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李淑稳试着找到了社区,经过一番商议,社区帮忙在小区底商租了间门店,又带她办理了相关证件,她的水果店很快就顺利开业了。生活有了着落,她也终于带着孩子在廊坊安下家来。“我家里有了一定的收入,同时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非常感谢社区,让我融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李淑稳的新生活满是温暖和希冀。

着重解决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民生难题,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户户有人帮”,是运通家园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触角延伸到楼栋、深入到家庭、扎根进人心的务实举措。越来越多像李淑稳一样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这里安下家来,成为社区的“常住人口”,共同投身到共建共享互嵌式社区的建设当中。

下午四点半,运通家园社区的微课堂准时开课了,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姜文敏正认真地辅导小区里的孩子们做作业。

姜文敏所在的服务队主要由老师组成,孩子们每天放学就会来到“四点半微课堂”,由这些“老师志愿者”辅导功课,解决了孩子放学后和寒暑假无人看管的问题。据了解,运通家园社区现有14支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

“会客厅”拉近各族群众的心

为了给群众提供“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的优质服务,运通家园社区创新基层治理,在服务中心一角设立了居民会客厅。鲜花绿植摆放桌角,后面是占据了一整面墙的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籍读物。运通家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褚伟颖说,居民有困难来这里反映,有矛盾在这里就地调解,社区干部每天坐班,随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再往里走,还有一间特别打造的房间,长桌圈椅、水墨窗帘,满满清新中式风,感觉像家一样温馨,这也是让廊坊市广阳区新开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雨颇为满意的布置。“这是我们打造的“石榴花开”调解室,就是按照居民家中客厅的形式打造的,主要是为了化解居民矛盾、解决纠纷,将居民的一些小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邻里和谐。”

一杯热茶、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将各族居民群众的心越拉越近。运通家园社区的“居民会客厅”和“石榴花开”调解室成为联结邻里、说事议事、沟通民情、化解矛盾的“绿色通道”,改变了过去“社区干部自己干、居民群众一边看”的被动局面。

除了一间“石榴花开”调解室,运通家园社区还打造了一册、一片、一厅、一站、一廊、一林。“七个一”项目得到了广阳区委统战部的资金支持,并有序逐年推进;新开路街道办事处自2022年以来也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完善。通过“七个一”项目的打造,社区各族居民的归属感、凝聚力不断提升。

如今,运通家园社区建立起由社区党支部领导,社区物业、志愿服务队、居民自治组织紧密协作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各族居民在这里其乐融融、亲如一家,共同画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