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经济

政法

观点

深度

社会

教育

生活

文体

天下

地方频道



数字经济



活动


石榴花开·媒体走基层∣河北: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今年以来,河北省大力开展长城、大运河“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抓好101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试点学校和推广学校。全省民族、教育部门积极作为,大中小学、幼儿园一体推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下面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走进校园,看看他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红旗飘飘 伴我成长

清晨,阳光明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月”的帷幕正式拉开,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举办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启动仪式。师生代表庄严肃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与广阔的天空交相辉映,表达着对伟大祖国的崇高敬意和祝福。学校师生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五年级一班陈奕彤说:“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仰望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里是无比的自豪。同学们都穿着各民族的服装,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一员。从今往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舞龙表演、竹竿舞,民族文艺演出也在启动仪式上精彩亮相,合唱《爱我中华》将活动推向高潮。“嘭嘭啪,嘭嘭啪……”伴着一声声竹竿舞动的声音,同学们身着壮族服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穿梭、舞蹈,舞步婀娜、神采奕奕。音乐老师王冰清介绍:“竹竿舞源于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有欢快的音乐和轻盈的舞步,通过学习和观看,让同学们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复兴区实验小学不仅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集中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常规教学。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起,伴随着欢乐的铃声,六四班语文老师石丽丹脚步轻盈地走进教室,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下“草原”两个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随着《草原》的课件,学生们跟随文章作者老舍一起走进了美丽的草原。

天涯碧草,美如画卷,深深地印在了学生们的心中。课堂上,石老师将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表演了民族舞蹈,舞出了蒙古族的欢快与热情,另一组学生不甘示弱,表演了生动的情景剧。蒙古族主人和来访的客人在见面时、饮酒时、离别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情景剧表演,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课程接近尾声,同学们朗读着诗句,用心感受着民族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民族团结进校园 精心培育“金种子”

不仅仅是语文课,复兴区实验小学还积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众多“课堂+课程”中,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播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种子”,学活课堂,活用课程。复兴区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袁晓青说:“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同时,学校还开发了19门民族团结一家亲校本课程,如扎染、陶艺、剪纸、舞龙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不断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

“邯郸市复兴区坚持从娃娃抓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画团结、做团结、唱团结’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邯郸市复兴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丽霞表示,“复兴区与新疆多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友好学校,今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岭南小学学生收到了来自新疆和静县的500余封书信,两地学生再次视频连线,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今年,复兴区7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位,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效应。”

在校园东北角,有一片石榴林,园内一株株石榴树在和煦阳光中迎风挺立,偶见几棵石榴树挂了果,果实颗粒饱满,像极了各族学生同心聚力、共同成长的样子,一片欣欣向荣。

赛场上的“05后”:民族体育,传承有我

“珍珠球比较小,在运球的时候很容易拿起来,做假动作更加方便,所以,它的进攻更难被防住……”在黄骅中学的运动场上,高二年级三十四班正在上“珍珠球”体育课。准备活动结束后,体育老师高悦向大家讲解传接球的技巧。笔者在现场看到,珍珠球的球体比篮球小1半(重300克左右),很灵巧,但想要得分并不容易。对方有4只蛤蚌(球拍)在忽张忽合,需要抄网与投球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在移动中用网去抄球,才能得分。高悦介绍,很多体育运动都来自生产生活,珍珠球也不例外:“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起初这个项目在松花江、鸭绿江一带比较流行,后来逐渐传入到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经典项目。我校把这项运动融入课堂已经有六年时间,通过课堂的融入,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课堂的后半段,学生们进行了对抗训练,这是笔者第一次观看珍珠球比赛。没想到珍珠球这么浪漫的名字,对抗竟然如此激烈。在中场休息时,学生宋华峰的脸上已经满是汗水,他边擦汗,边与笔者聊起了天儿。宋华峰出生于2006年,今年17岁,他说自己很喜欢珍珠球,通过这项运动,增进了同学们的凝聚力:“我练习珍珠球已经两年多了,它看起来和篮球比较相似,但它的规则更加复杂,参与人数更多,更加考验队员之间的配合。我们都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同学们都很喜欢。”

行走的课堂:让团结进步教育“活”起来

黄骅中学不仅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教学,还创新宣传载体,搭建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

跟随黄骅中学高一九班的学生们走进民族团结文化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石榴花开”标识,抽象的“56”象征着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沿着长廊往前走,依次呈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故事。学生孟想说,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既让他们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又加深了对“四个共同”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各族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刻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长廊是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原创设计开发的,全长30米,以“四个共同”为主线,通过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成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新实践。

近年来,黄骅中学以文化育人为载体,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组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系列实践活动:一次国旗下讲话,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一项民族体育活动,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一次主题书画展,描绘民族团结情深谊长……学校还在校园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牌,并通过电子班牌、宣传橱窗、大屏幕、校报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黄骅中学校长李拥军表示:“作为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黄骅中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引领、学科融合、校园文化、主题实践等为主要抓手,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系列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