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宋娜)“课桌就在膝盖上,课堂就在大地上。”近日,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北经贸大学联合举办的“彩色思政”实践活动·红色之旅第二站来到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在这里,河北经贸大学实践活动小分队走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走进抗大总校卫生处旧址,上了一堂沉浸式的“思政课”。
在抗大总校卫生处旧址,河北经贸大学实践活动小分队上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课”。熊雪瑶摄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1939年,抗大总校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在前南峪村设立校部。办学三年间,抗大共培养了8000余名优秀干部。
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与河北经贸大学实践活动小分队学生开展互动。熊雪瑶摄
在抗大总校卫生处旧址的小院里,同学们逐排就坐于小板凳上。“今天这堂课,是抗大陈列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后开设的第一堂课,可谓意义非凡。”刚刚入选河北省“大思政课”校外师资库(高校组)的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结合抗大学员当年的学习战斗情况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任务,向大家娓娓道来。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杨树对同学们说:“当年抗大深入敌后办学,学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抗大学员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形成了浓厚的为民情怀。当代青年要成长为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必须要经受住各种磨砺,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只有经历实践层面的锻炼,才能做到真正的‘知信行统一’。”
河北经贸大学实践活动小分队在抗大陈列馆内观看情景剧《站在最前线》,图为该剧表演现场。熊雪瑶摄
据了解,邢台市信都区近年来在抗大旧址开展了红色文化共建共享项目,邀请高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参与景区建设,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和“大思政课”内容,这些都为景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刚才大家在陈列馆看到的情景剧名为《站在最前线》,是三位高校学子自发组织排练的,属于‘抗大红’系列思政情景剧之一,今天是首演,也是我们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成果之一。”抗大陈列馆讲解员李青介绍道。
参观结束后,河北经贸大学的师生们讲述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商学院2022级学生牛卓表示:“抗大学员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身上比较欠缺的。现在学习生活节奏很快,同学们的心都有些浮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多来这里参观学习。”
“刚才在陈列馆里看到一座塑像,是一位抗大学员在羊圈里抱着小羊羔学习。当年抗大学员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学习,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懂得珍惜。”旅游学院2022级学生周悦飞说。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上了这样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感触颇深,”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周广军老师说,“这也为我们校方与抗大等红色景区开展更多合作搭建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