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孙青)“残联的服务太贴心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日前,孩子办完残疾等级鉴定手续后,王京平一脸欣喜。
“儿子原来是肢体二级伤残,随着病情加重残疾等级需要提升,但是家离残联远,一直拖着没办。”让王京平没想到的是,邯郸市邯山区残联了解情况后,与鉴定医师一起来到家里,检查申请人身体状况、上门办证,还提出了康复护理建议。
为了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享受精准优质服务,今年以来,邯山区残联持续开展义诊慰问、爱心结对、入户评残、送教上门等形式多样的扶贫助残活动,为生活困难、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解难题,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有力举措。在邯山区代召乡杨胡庄村,高晓昌因意外摔伤,瘫痪卧床多年。家门口安装扶手、坡道,粉刷墙面,装配升调机……今年4月,邯山区残联为高晓昌量身定制了出行无障碍改造方案。“现在天气好的时候,我都能自己出门晒太阳。”得益于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高晓昌迎来了新生活。
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邯山区残联已为722名残疾人上门提供康复服务、222名残疾人配备辅助器具,完成残疾人家庭出行无障碍改造80户,为103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此外,先后组织88名残疾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累计支持200余人成功就业,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