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金融


河北省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报出炉

结构持续优化 内生动能增强

河北省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报出炉

目前,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全部完成。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77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4947.58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归母净利润255.12亿元,同比增长4.28%。面对国内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不利因素,河北省上市公司整体保持稳健经营,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不断增强,重点领域风险初步遏制,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力支持了河北经济量增质升。

2023年上半年,A股主要股指涨跌不一,分化明显。科创50指数上涨幅度最大,为4.71%;创业板指跌幅最大,为-5.61%。河北板块指数相对宽基指数表现良好,上半年涨幅4.47%,显著优于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上涨幅度仅次于表现最好的科创50指数。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超半数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反映实体经济基本盘。2023年上半年,河北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均实现正增长。77家上市公司中,超五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八成企业实现盈利。33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二十亿元,14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长城汽车、新奥股份、河钢股份三家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六百亿元,营业收入规模最高的长城汽车达到699.71亿元。营业收入排名前五名的上市公司累计贡献全省A股总营收的超五成,其中晶澳科技与2021年相比上升三位跻身前五,荣盛发展与2021年相比下降一位退出前五。

从增速角度,44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5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15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营收增速超过10%的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40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5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超过10%,27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超过20%。分行业看,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五百亿元的行业有四个,其中钢铁行业的营业收入最高,达到912.37亿元,其余三个行业分别为汽车、公用事业、电力设备。钢铁、汽车、公用事业三大行业贡献了河北省上市公司超五成收入,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近三年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退出营收前四的席位,由2021年第四大行业降至2023年上半年第五大行业,电力设备行业较2021年提升一位成为第四大行业。

直接融资持续赋能,有力支持实体产业发展

河北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动能不断释放。从股权市场来看,2023年上半年,河北新增A股上市公司2家;7月份,又新增上市公司2家,分别处于半导体、化学制品、机械设备板块。新增上市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4月份中船特气的首发上市,实现了河北科创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今年1-8月,新增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39.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96亿元。2021年以来,河北企业首发募集资金累计142.92亿元,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再融资方面,今年以来河北省7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发行公司债,融资199.63亿元,持续输血实体产业。同时,河北省积极加快拟上市项目储备,拟上市企业排队规模快速增加。截至8月底,河北省有拟上市企业51家,其中5家企业已过会待注册。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不断显现

扎实推进创新发展之路,河北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上半年,河北上市公司研发资金投入合计135.87亿元,同比增长18.21%。其中,电子行业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9.26亿元,同比增长49.89%,研发强度达13.28%。法人主体方面,19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在一亿元以上,6家公司研发支出在五亿元以上。8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2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研发强度超过10%和20%的公司数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2家。

上市公司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成果不断显现。紫光国微2023年积极布局代工资源,在12寸1GBT、SGT、SJMOS的代工资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河钢股份加强新产品产销研管理,将新产品开发划定在高端、高售价、高盈利、高附加值区域,20MnNiMo、44SMn28等多个产品实现替代进口,Q350EWR1高耐蚀性钢通过中车唐车认证并实现首次供货。中国动力上半年完成首台国内最大功率3350KW塔磨机减速机、国内最大提升力升船机、大功率竖井贯流泵齿轮箱、超静音型豪华游轮齿轮箱等新产品的研制。

民营经济彰显韧性,绿色低碳领域表现突出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A股46家民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707.27亿元,近四成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在经济运行面临新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民营经济韧性彰显。从行业分布看,河北省民营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等行业。民营上市公司在清洁发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领域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晶澳科技,搭乘产业东风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3.47%、182.85%。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厂商,长城汽车加速混动、纯电动等新能源领域技术布局,推出全球首创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上半年,实现新能源车型销量89555辆,同比增加49.34%。随着融资环境不断改善,资本市场将进一步释放融资功能,助力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茁壮成长。(河北日报通讯员 韩彦斌、任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