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灭活疫苗,为水禽筑起免疫屏障
——京津冀协同创新河北故事⑤
9月12日一早,青山碧水环绕的养殖场里,6600只小鸭子成群结队开始“集合”,这群刚出生5天的小家伙们,马上要打疫苗了。
这里是广西来宾市加美实业有限公司的樱桃谷鸭养殖基地,养殖部主任马文龙说:“今天要接种的坦布舒疫苗是预防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产自河北保定,打了坦布舒,能保护小鸭子们健康成长。”
图为坦布舒疫苗。
这支坦布舒疫苗的故事,要从13年前暴发的一场传染病说起。
2010年4月,我国福建、浙江等养鸭地区突发一种新型急性传染病,并快速向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蔓延。染病的蛋鸭厌食,产蛋量骤降,产蛋率甚至从90%降至10%,雏鸭发热,生长迟缓。
2011年,这种病毒被命名为“鸭坦布苏病毒”。
“新病毒来势汹汹,种蛋荒、雏鸭荒给我国水禽产业造成巨大损失,预防控制传染病,研发疫苗迫在眉睫。”我国禽病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疫病研究室主任刘月焕迅速组建科研团队,从白洋淀地区的病鸭中成功分离出病毒毒株,初步建立起感染模型。
此时,在动物疫苗领域深耕多年的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也在密切关注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发展。
图为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疫苗分装生产线。
“我们对病毒了解比较深,瑞普有完善的动物检验、疫苗制备条件,这是疫苗研发急需的。”2011年,刘月焕找到瑞普公司,双方一拍即合。
一场从“0”到“1”的疫苗研制战开始了。
“与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相对安全,把死掉的病原体注入动物体内,让免疫细胞‘记住’病原体特征,同时产生抗体,就能有效保护动物免受传染病侵害。”考虑到动物机体承受力,刘月焕决定选用更为温和的灭活疫苗。
制备灭活疫苗,首先要繁殖大量病毒。
一批批鸭胚运进瑞普公司实验室,研发部经理何平有带领团队把病毒接种到一个个鸭胚里进行繁殖。
“接种剂量控制在多少?什么日龄接种最好?什么时间收获最佳?每一个‘问号’,都需要研发人员千方百计去破解。”何平有团队将不同剂量的病毒接入10 —12日龄鸭胚,分别在24、48、72、96小时进行收获,反复检测比对。
为拿到第一手数据,何平有不分昼夜盯在实验室,两个多月没回家。
10多批次试验,近万组数据……终于,何平有团队找到了答案:接种11日龄鸭胚、剂量0.2ml/胚、约70小时收获,病毒增殖量最高、活性最好。
图为研究人员在进行鸭子攻毒实验。
“一家养殖场有几万只、几十万只鸭子,疫苗要是达不到免疫效果,一旦鸭子发病就会造成很大损失,而且禽用疫苗不比人用的,价格一定要低,要让农户用得起。”研制疫苗过程中,何平有总想着六个字:高品质、低成本。
他们在病毒液中添加纯化试剂、沉淀剂,研究出低成本、高效率纯化工艺;发现37℃灭活温度下,病毒含量下降,而在4℃—22℃条件下相对稳定,由此建起一套低温灭活工艺……
然而,作为水禽界新发病毒,鸭坦布苏病毒远比想象中“难对付”。
实验室测试效果达标后,研发人员把疫苗拿到北京、广西、山东等地进行临床试验,新问题又来了。
“存放半年的疫苗产生了沉淀物,不同日龄、体型、品种的鸭子,免疫效果有好有坏,稳定性不佳。”何平有说,两方团队马上“对症下药”,反复筛选佐剂配方。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调整……
最终,研发团队确定了抗原与佐剂1∶3的乳化比例,经过临床验证,疫苗在2℃—8℃的温度下可以保存2年,不同类型的鸭子接种疫苗后,效果稳定。
一场科研马拉松,何平有和刘月焕带领团队率先“撞线”。全球首个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在河北诞生。
2016年5月,原农业部批准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为国家一类新兽药。2020年9月,鸭坦布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试剂获批上市。
9月13日中午,瑞普公司库房外,一辆冷链物流车正等着装货。
记者看到,配货员熟练地分装、放冰袋、盖泡沫板、贴密封条,打包好的192瓶坦布舒疫苗即将发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项目成果除在瑞普转化外,还转让授权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生产,有效提高了我国蛋鸭、肉鸭、肉鹅等水禽产业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能力。”公司总经理吴雅清告诉记者,近6年来,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批签发288批(约10亿毫升),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累计销售额约1.1亿元。
手握8项国家发明专利,瑞普仍在创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9月13日下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林健从北京赶到瑞普公司,继续进行疫苗免疫持续期效力评估,“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疫苗制备工艺还在更新,我们正试验用无血清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繁殖病毒。”
“悬浮技术是3D立体培养,获得的病毒数量是鸭胚培养的100倍以上,并且生产工艺稳定、智能化水平高,是疫苗生产工艺质的飞跃。”实验室里,何平有忙个不停,“目前,瑞普在研的新疫苗有5个,下一个新兽药或许很快就会出炉了!”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荣荣 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