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地名里的河北·浅说丨马兰村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城西南30公里处,依山傍水,风光秀美。

马兰村是《晋察冀日报》十年游击办报岁月中,驻扎次数最多、累计驻扎时间最长的村。在这里,邓拓领导报社工作人员一道,在日军“扫荡”中一边斗争一边办报纸,创造了用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在残酷的斗争中,先后有7位报社战士长眠于此,有19位村民为掩护报社同志而惨遭杀害。

多年以后,邓拓写《燕山夜话》时,署名马兰村的谐音“马南邨”,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1944年初,晋察冀日报社接受晋察冀分局党委委托,由邓拓主持编辑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该部《毛泽东选集》的排版、印刷都是在马兰村进行。如今,印刷厂遗址尚在。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

由于特殊的身世和父辈的情结,从2004年起,退休后的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她在马兰村义务教音乐18年,组建马兰小乐队,筹办马兰音乐节,不断浇筑山里孩子的音乐梦想。

2022年2月,在邓小岚的组织指导下,阜平县城南庄镇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孩子们清澈、甜美的童声,质朴、自信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全球观众。

整理/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聪聪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