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三伏拉开序幕,一年中最难熬的“蒸烤模式”正式开启。酷暑中,快递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交警照常维护交通秩序、电力工人忙着检修线路保障电力供应……千千万万劳动者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着责任、守护着我们的生活,成为夏日里的“炎”值担当。
设置纳凉点,配备饮用水、防暑药品,为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引导公共场所延长开放时间……连日来,河北各地采取各种措施,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送服务。户外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我们要向他们的付出致敬,更要给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
高温“烤”验着城市的人文关怀,也“烤”验着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这两天,外地“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火灾”“高温天断电,鸡笼成蒸笼热死四千只鸡”等消息,就暴露出了相关城市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河北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汛情和高温交织,形势更加复杂。各地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做好防汛和抗旱工作,在末端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确保安全度汛、平安度夏。
这个夏天,京津冀大地,协同发展热力澎湃。7月7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共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良策,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举。三地心连心手挽手,“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之花,必将更加绚丽、芬芳。
炎炎夏日,一些人会选择到承德避暑。提起承德,除了避暑山庄,你还会想起什么?今天,就着《承德:“好声音”唱响“京北声谷”》这篇报道,我向大家推荐承德的另外一张名片—— 普通话。
在承德,随时随地听到的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不管是年迈老人,还是三岁孩童,当地人个个发音标准、吐字清晰,一开口就是妥妥的播音腔。
这样的“好声音”,还真不是后天练出来的。明朝迁都北京后,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将长城以北数百公里的人口,全部移民到长城以内,滦平县就属于迁出区域。清朝时,随着避暑山庄的修建,大量移民带着北京官话迁入承德。上世纪50年代,专家到滦平县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调查发现,当地方言语速适中、字正腔圆、直接清晰,易于学习推广。从此,承德的“好声音”凭实力“出圈”,得到了不少官方认证:2012年,国家语委授予滦平县全国“普通话体验区”称号;2019年,滦平县成为全国首批60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之一。“普通话之乡”从此闻名全国。
如果说,凉爽的夏天、暖心的温泉是大自然馈赠给承德的自然资源,那么,普通话,就是历史遗留给承德的语言资源。近年来,受产业结构调整、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呼叫中心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正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普通话这个先天语言资源,为承德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以呼叫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把资源变成“金饭碗”,要下一番真功夫。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拿出真金白银加以扶持……近年来,承德围绕大力发展普通话应用服务产业,出台和落地了一系列好政策,就是要把“好声音”变成“好产业”。
目前,承德呼叫中心企业有39家,主营业务涉及金融、保险、电信、航空、互联网等。“承德呼叫、服务全国”的普通话应用呼叫服务产业新高地正加速形成。同时,承德还积极探索“普通话+电商”“普通话+研学”“普通话+文旅”“普通话+民宿”等模式。可以说,普通话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到各行各业,“普通话之乡”的优势正在加速释放。
普通话“不普通”!读完普通话的承德故事,我的一个感受是:只要抓住机遇、找对路子、下足功夫,就能凭借自己的优势闯出一片新天地。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统 筹:高原雪、王永帅
编 导:张晶
文案助理:蔡晓辉、李晓宁
摄 像:张昊
剪 辑:戎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