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让文化遗产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是历代先民们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一定要把文化基因保护好,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它,因为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物质和精神的见证。”6月8日在深圳举办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进行主旨演讲时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可以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多年来,考古人筚路蓝缕、执着坚守,让考古工作成为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其中也包含着河北考古人的贡献。日前,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商代最新考古发现,通报了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近年来,河北商代考古取得丰硕成果,让我们真实、客观地看到燕赵大地上商代先民的历史足迹。武安赵窑遗址的中晚商时期多层次的聚落布局、灵寿西木佛遗址商周之际的车马坑、栾城周家庄遗址商代“甲”字形大墓、涞水张家洼遗址商周之际的聚落显示商末周初不同人群的互动共存。这些河北商代考古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太行山东麓商周考古的空白,是复原商王朝政治治理和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河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河北的南部很可能是商族起源的地方,西周燕国地区在文明起源时期也是中原地区连接东北的一个重要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现场,王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参加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河北的南部包括中部一些商代的遗址考古发现和成果入选,证明这一带应该是商王朝重要区域。

最近几年河北的考古工作给王巍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史前聚落,可以看出文化发展的脉络,这非常重要。

尚义四台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南,是近年来冀西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2020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四台遗址进行新一轮的发掘和研究,初步判断其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

“考古工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我觉得现在势头非常好。”王巍希望河北的同行们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把河北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考古印证历史,非遗记住乡愁。在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发言表示,非遗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十分突出的延续性。这一点在磁州窑的传承发展中得到了印证。“磁州窑是我国从古至今唯一一个没有断烧的窑口,千年窑火延续至今。”在深圳文博会河北展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磁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立忠接受采访时说,磁州窑还具有突出的融合性,它与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窑口所用瓷土相同,使用的生产工艺一致,因此北方地区形成了磁州窑系。由此能看出磁州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刘立忠除了成功复原磁州窑失传已久的20余种装饰技法,还在传统绘画风格纹样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出几十种装饰纹样。未来,他希望创作出更多展现新时代精神的磁州窑精品。(河北日报记者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