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值班老总读报》。
昨天是3·23赶考日。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进京赶考”。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诠释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清醒和坚定,贯穿于新时代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壮阔征程。3·23赶考日,河北日报社推出了多角度、多形式的全媒体报道,与读者和网友一起听历史回音、看今朝巨变,重温我们党不变的初心。
考试仍在继续,赶考远未结束。让我们带着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记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考出好成绩。
浏览最近几天的新闻,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新”字。
比如创新。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正式发布,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工业大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代表我国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张北柔直成功破解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世界级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荣获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比如上新。3月18日,《河北雄安新区机动车上牌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印发,确定了雄安新区专属的牌照“冀X”。“冀X”落地,一方面,为冀字头牌照家族添了新丁;另一方面,也对保障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创新创业人才,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日报最近也上新了一个专栏,“地名里的河北”。报纸专栏的“浅说”和“解读”,正在陆续刊发,更为丰富立体的新媒体报道也即将上线。地名,是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是铭记民族历史的坐标。邀请您跟着我们一起,探寻地名里的河北,从而知其本来、读懂燕赵。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时节。近日,河北日报各平台上农业报道数量不少。无人机遥感诊断苗情、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墒情、自走式喷灌设备智慧浇地、农机装上了北斗系统……燕赵大地上,春耕春管呈现出满满“科技范儿”。这幅“现代感”的春耕春管图背后,有一个悄然生长的群体——新农人。
在保定市阜平县五丈湾村,有个现代化的智慧果园,种的是当地少有的黄桃。果园主事的,是一位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的计算机硕士,牛童。他不仅自己来了,还喊来了留学时的同学,组建了一个海归团队。他们用物联网技术对果园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地下的传感器监测土壤、地面的微型气象站观测天气、天上的无人机进行植保——现在,坐在办公室里,打开智慧系统,就能监测园区里的每一棵树,浇水施肥,点点手机就能完成。
高科技带来高品质,高品质打开大市场。智慧果园种出的黄桃,糖分高、个头均匀,去年,在北京盒马鲜生门店上市后,1个月就卖了近10万斤。如今,果园带动了周边500多农户致富,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这些新农人做的新农事,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侧影。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了一位江苏镇江的新农人,魏巧。魏巧是土壤学硕士,爱人是农学博士,2017年他们辞去了中科院和北大的工作,回到乡村成为新农人。如今他们种了2万多亩水稻,亩产1100斤,通过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
在我们河北,越来越多像魏巧和牛童一样的新农人,正在田野上追逐梦想——90后张宸,在沧县赵庄子村成立宸福家庭农场,用北斗导航和无人机种地;85后高慧颖,在滦平县长山峪镇打造香菇种植基地,实现了四季出菇;高阳的李宁、李康兄弟俩,搞起了农业电商,成了网上有名的“山药兄弟”,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种植麻山药……这些有知识、有技术、有梦想的新农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着农业生产降本、提质、增产、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能量、新活力。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也造就人才。期待更多的新农人,带着自己的新观念、新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统 筹:高原雪、王永帅
编 导:吴晓萌
文案助理:蔡晓辉、李晓宁
摄 像:李佳泽
剪 辑:李佳泽、王木者